•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第31屆國際微尺度生物分離分析會議會議報告集錦(二)

    2015.5.07

      2015年4月26-29日,第31屆國際微尺度生物分離分析會議(MSB)在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色譜專業委員會主辦,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承辦,會議為期3天。該會議旨在加強蛋白質組、代謝組、基因組、微流控芯片、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和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等領域各國專家學者間的相互交流,促進面向生命科學的現代分離分析科學研究,參與本次大會的該領域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科學家及學者、代表達200余人。

      2015年4月27日,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Amir Prior、Waters公司的Qiao Lirui、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Jingwu Kang、Waters公司的于雁靈、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的李靜、浙江大學的Qun Fang、清華大學的林金明、南京理工大學的Min Zhou、武漢大學的袁必鋒分別帶來精彩報告。

    105658_201505071526201.jpg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Amir Prior

      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Amir Prior帶來報告《生物流體中氨基酸的手性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實現全質譜兼容性》。

      Amir Prior總結這種新的系統可以避免使用非揮發性的手性選擇劑,而能提供有效的對映體分離和靈敏的質譜檢測; CE-MS聯用對于分析生物流體中氨基酸是一種新型的、完全兼容的且高選擇性的方法。

     105658_201505071526202.jpg 

    Waters公司 Qiao Lirui

      來自Waters公司的Qiao Lirui帶來報告《怎樣快速、有效的鑒定一種未知的傳統中藥產品》。

    105658_201505071524191.jpg

    105658_201505071527251.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3.jpg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Jingwu Kang

      來自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Jingwu Kang帶來報告《Profiling of drug binding proteins by monolithic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LC-MS/MS and validation》。

      Jingwu Kang首先介紹了藥物研發的總趨勢,并指出藥物目標鑒定在避免臨床試驗失敗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小分子藥物的靶向鑒定仍是一個挑戰、親和層析是純化小分子藥物目標蛋白的最直接的方法,Jingwu Kang指出仍有問題存在例如:過程是枯燥的、需要大量的初始蛋白、緊縮的洗滌條件會引起適度結合蛋白的丟失等。Jingwu Kang介紹FK506和環孢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機制相對明確,盡管如此,急性和慢性腎毒性、凋亡、神經再生的作用機理仍不清楚,他們結合蛋白的蛋白質組分析更好的來理解他們的“脫靶”效果且能得到更安全的免疫抑制劑或者開發新的使用方式。

      Jingwu Kang總結基于親和層析柱結合HPLC-MS/MS的方法對于藥物靶點識別是一種有希望的方法,這項研究發現了FK506、環孢素A和Rap是線粒體PGAM5抑制劑可防止細胞壞死。

     105658_201505071526204.jpg 

    Waters公司 于雁靈

      來自Waters公司的于雁靈帶來報告《一個分析人血漿中緩激肽高靈敏度定量SPE-LCMSMS方法的進展》。

      于雁靈介紹在過去幾年緩激肽都是使用配體結合實驗(LBA)進行量化,而用LC/MS/MS進行大分子分析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趨勢,盡管如此,人血漿中緩激肽的準確定量仍是一個特別的挑戰,主要原因有:內源性、快速的代謝以及血液樣品和制備過程中一些人為因素等。因此要想準確定量緩激肽首先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血液收集方法(最小化人為因素)、一個合理的樣品制備方法和一個足夠靈敏的檢測方法。

    105658_201505071527252.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5.jpg 

    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 李靜

      來自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的李靜主要介紹了毛細管電泳技術的發展及最近技術。

    105658_201505071526206.jpg

    TriSep-3000

      李靜介紹現代毛細管電動分離技術包括毛細管區帶電泳、毛細管凝膠電泳、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毛細管等電聚焦、毛細管等速電泳、毛細管電色譜以及加壓毛細管色譜。隨后李靜介紹了通微產品TriSep-3000加壓毛細管電色譜儀,其優勢為:高效率、分辨率、選擇性和高速度、機身小型化、集pCEC,毛細管-HPLC和CE于一體,梯度力以及定量進樣和微調的選擇性。李靜介紹pCEC可應用于中醫學分析和指紋識別、代謝組學研究、藥代動力學以及藥物研發、大學和研究機構。

    105658_201505071527253.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7.jpg  

    浙江大學 Qun Fang

      來自浙江大學的Qun Fang帶來報告《液滴微流控系統分析單個細胞》。

    105658_201505071527254.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1.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8.jpg 

    清華大學 林金明

      來自清華大學的林金明帶來報告《微流控裝置中細胞培養和MS分析》,并主要介紹了研究工作。

    105658_201505071529132.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9.jpg 

    南京理工大學 Min Zhou

      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Min Zhou帶來報告《膜蛋白結構和動力學的MS方法》。

      Min Zhou首先介紹了膜蛋白,并指出膜蛋白目前仍是一個挑戰,因為它們負責許多重要的細胞功能、包括超過50%的所有已知的藥物靶標等。Min Zhou隨后介紹了非變性/native MS,可使得完整的蛋白和他們的復合物保持他們的原生狀態并可在氣相中保持非共價相互作用、組成、化學計算、亞基相互作用結構動力學拓撲結構。

    105658_201505071529133.jpg

     

    105658_2015050715262010.jpg 

    武漢大學 袁必鋒

      來自武漢大學的袁必鋒帶來報告《DNA/RNA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with Age by MS》。

    105658_201505071529134.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5.jpg
    105658_201505071529136.jpg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