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斑馬魚基因敲除是怎么做的?

    2020.4.06

    一、基因敲除的設計方案

    1.1 基因的基本信息
    確認斑馬魚基因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稱ID號等,一般會在NCBI等查詢。
    ?
    1.2?分析基因結構、氨基酸序列等做生物學信息的分析
    ?
    1.3分析蛋白質的保守結構功能域
    通過綜合考慮,設計最佳的KO靶點。
    ?
    1.4 分析并設計CRISPR,分析其效率及脫靶的情況
    一般使用CCTOP,少數物種如沒有可找其它專業網站。
    ?
    二、CRISPR活性驗證

    2.1 分析并確認基因組序列
    設計Genotyping引物,確認實際基因組序列與理論匹配情況,如CRISPR靶點驗證與理論序列存在出入,需回到1.4重做。
    該步驟還需要確認引物擴增條件,以備后用,如不能正常擴增需要重新設計,并且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
    2.2 合成sgRNA
    使用Thermo轉錄試劑盒轉錄,完成后需測定濃度(不得低于400 ng/μl) 和OD值(260/280需在1.8~2.2)。
    ?
    2.3 顯微注射
    將上述合成好的sgRNA按照一定的比例與Cas9蛋白預混,使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其注入斑馬魚早起胚胎中。
    ?
    2.4 活性驗證
    隨機選取8~24 hpf的8枚注射后的胚胎通過PCR后將其產物送商業公司sanger測序,需要看到至少有一組在靶向位置存在Indel突變。

    • 如有,挑取存在Indel突變的亞克隆確認;

    • 如沒有,回到2.3或2.2或1.4(具體回到哪一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
    三、突變體制備及確認

    3.1 F0飼養
    如2.4驗證有活性,一般需要顯微注射400~500枚胚胎作為F0(一般由胚胎發育至成體有10~20%),至少需要40尾以上的F0。
    ?
    3.2 F0可遺傳突變的確認
    將上述F0親本與野生型雜交(或者自交),將所產胚胎隨機選取8枚經測序確認,如存在Indel突變,則該F0親本即為可遺傳突變體。以此方法至少鑒定出3尾可遺傳的F0。
    ?
    3.3 F1飼養
    將3.2至少3尾親本經交配,每組一般15~25尾,一般總量需到達40~50尾。
    ?
    3.4 F1確認
    將3.3的F1飼養至2~2.5月齡,獲得其尾鰭基因組,通過PCR后測序確認其具體基因型(要求必須是移碼突變或出現提前終止密碼子的突變)。
    ?
    四、最終交付產品

    至少獲得3尾以上移碼突變F1代斑馬魚(不限雌雄、不限具體突變類型),以及上述結項報告一份。
    ?
    后續服務
    一般客戶拿到3尾移碼突變斑馬魚并不能直接做實驗,還需要繼續擴繁、建系或做后研究等,因此我們也有后續服務。
    ?
    五、突變體傳代

    釋義:根據客戶具體要求,通過自交(或者雜交),將某一種(或者多種)突變型擴大種群(或保持種群。
    根據客戶常規要求,我們一般提供30~40尾(雌雄各不少于8尾)經堯順禹鑒定后的確認為突變體的Fn+1代斑馬魚。
    ?
    六、表型觀察及基因功能研究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