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券商:預測2015年醫藥行業大勢
2014年,醫藥行業波蕩起伏,業績增幅下滑,突破性政策頻頻發布,2015年,醫藥行業終歸何處?且看八大券商論醫藥行業后市。
申銀萬國證券:機會來自創新變革的紅利
2014,變革醞釀年:從醫藥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端觀察,2014年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樣本醫院終端用藥增速與2013年基本持平。2014年是變革醞釀年,醫療服務改革、醫藥招標等均未取得大幅突破,臨近年末,發改委擬取消藥品定價等重磅變革開始浮出水面。
中國創新逐步崛起,分享創新高回報。中國創新基礎與制度環境均弱于美國,企業產品以仿制藥為主,創新剛剛起步,但回報同樣豐厚。中國政府對生物醫藥行業研發投資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全國設立22個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創新基礎配套逐步完善,大量企業開始投入創新藥研發。國產醫療機械高端市場份額缺失,技術創新與創新模式是醫療器械國產化核心。
醫藥經濟進入新常態,變革孕育機會。醫藥經濟進入新常態,藥品行業收入增速預計將較長期維持15%左右,新常態下變革催生更多投資機會。1)發改委擬放開藥價,藥價管理模式迎來變革,醫保收支約束下的藥價難以迎來普漲,醫保藥價僅是管控模式變更,低價藥、非醫保藥、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實質受益;2)“三大結構失衡”是我國醫療服務業關鍵癥結,醫療服務改革是必由之路;3)政府鼓勵醫院采用國產醫療設備,醫療器械有望分享政策改革紅利;4)國資企業是中國經濟巨大的存量資源,國資改革有望激活中國經濟微觀主體動力,中央政府近期有望發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文件,國企改革有望迎來第二春。醫藥企業國資發布廣泛,不少地方國資已經先期進行改革,國企改革將是2015年醫藥板塊重要投資主線。
投資策略:醫藥經濟進入新常態,藥品收入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更多投資機會來自于創新帶來的定價權和行業政策、社會變革產生的紅利。
國泰君安:創新和整合是未來發展主題
醫保控費、招標限價兩大政策繼續向縱深推進,預計2015年醫藥巟業增速12-16%,和上一個五年相比下降近10個百分點。過去10年間醫藥產業鏈結極變遷中行業収展路徑已清晰可見:資產輕量化——路徑:技術創新提高資本回報率、模式創新提高資產周轉率;同時,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競爭加劇,為幵購整合提供良機。
創新和整合是醫藥行業未來發展主題,更快推動力可能來自公司自身的利益格局變化,包括:新管理團隊、新激勵、新戰略財務投資者等,新利益綁定者的回報率需在二級市場體現,2014年這類投資邏輯已有上演,部分公司開始“二次創業”,僅僅只展示了探索方向就已反映至股價,后續二級市場對趨勢的驗證戒有更高要求。此外,基于產業發展前景和回報率,醫藥行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他領域產業資本的進入會加速競爭和整合。
改革和轉型的陣痛在所難免,但醫藥行業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維持行業增持評級。看好①產業格局變化(新產品/新模式/新市場/新政策);②公司利益格局變化(含國企改革);③跨界轉型:亞泰集團。
海通證券:招標和公立醫院改革是政策重點
對2015年政策的預測
1.藥品研發——CRO&CMO興起,新藥審批加快。CRO和CMO興起,國家政策對創新藥扶持力度加大,企業創新的動力大大加強;
2.藥品生產環節——制劑出口,批文轉移。制劑出口已經破冰,國內對于制劑出口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相關企業將從中受益;同時國內生產批文的轉移在逐步加快,有利于國內藥品批文資源的重構,使現存的藥品批文充分發揮作用。
3.藥價——價格形成機制重構進。發改委正在從藥品定價中淡出,醫保、醫療機構對藥價的影響將逐步體現,藥品價格的形成中市場化因素會更大;
4.藥品招標——連續幾年市場都預期未來一年是招標大年,在這里不得不說,2015年是招標大年!再不招誰都看不下去了。
5.醫藥分銷——第三方物流興起,GPO模式萌芽。醫藥流通經過幾年的整合,大企業規模優勢顯現,未來新的模式將加快這個領域變革。
6.藥品零售——互聯網藥店興起。牌照的放開將加快網上藥店的發展,政策上還有障礙,但趨勢已經形成;
7.公立醫院改革——民營醫院、第三方體檢、藥房剝離、醫療信息化、移動醫療。公立醫院改革是2015年的醫改政策的核心,公立醫院的改革將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機會,2015年這塊仍然是我們需要重點去研究的領域。
網上藥店將改變流通業競爭格局未來來看,互聯網藥店牌照的放開將促使這一領域快速發展,同時如果有公立醫院改革的配合,藥品零售業很有可能在網上藥店的帶動下出現加速的增長。
醫療器械面臨新機遇1.政策扶持力度有望加大,國產器械有望明顯受益。國家鼓勵醫院買國產設備的政策一直都有,但是大部分地方都執行得不好,未來相關引導政策落地概率比較高,一些地方已經開始了各種試點。
興業證券:政策太復雜,或有六個新增量變化
對2015年的展望:企業盈利預期平穩。
看一下政策,明年值得關注的政策:
1、非基藥招標,招標政策什么時候開始大規模啟動,這個政策有沒有之前預期的這么嚴厲,這個值得去觀察;
2、藥品定價的放開,最近從發改委層面來看,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放開是大勢所趨,但是現在沒有細則,甚至連正式的文件都沒有看到,具體這一塊怎么操作,和招標環節怎么對接,這個還有待與觀察。
3、醫保目錄調整,前兩年的調整是2004年和2009年,理論上今年要進行新一輪的醫保目錄調整,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有所滯后,我們估計明年下半年會有新醫保目錄的調整。其實每一年的醫保目錄調整都會誕生一批牛股,這也是很值得關注的重要政策。
4、處方藥網上銷售,今年市場對這個已經有比較熱的預期,明年這些相關的政策會陸陸續續出臺,出臺以后對行業有什么影響,這個還是值得重點關注。
那對于政策來說,你預判是很復雜的,本身我們國家的政策很復雜,預判就更復雜,所以醫藥方面的政策還不如等出來以后大家再去看怎么應對。
明年整個醫藥行業有六個新的增量變化:
1、基藥/非基藥招標全面啟動,明年應該是招標的大年,既然是指標就會帶來分化,有的公司會受損,有的公司會受益。
2、新一輪醫保目錄公布。這個可能會在明年中期這個會出臺,這個醫保目錄公布之后會在未來幾年帶來比較明確的投資機會。
3、產業資本對二級市場影響持續,展望明年這個趨勢還會持續,并購重組還是重要的主線。
4、新技術新模式的主題投資機會。這些東西它注定是一個階段性的熱點。明年非常關注的主題投資機會,應該是互聯網醫療,今年已經開始有所預熱了,但是今年沒有特別好的投資標的,明年它的投資機會會比今年更明顯一點。
5、國企改革和上市公司股權變化。現在整個國企改革在A股市場是非常的熱,醫藥里面其實有很多國有企業,它可能過去經營不太好,未來通過混合所有制,推出管理層激勵以后,必然會帶來估值的提升。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后,這些公司市場也會帶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6、新股/次新股,醫藥里面很多牛股都是從新股/次新股走出來的,因為這些新股中業績超預期、模式和領域稀缺的公司都有望得到市場的追捧。
東北證券:不容樂觀,預計“同步大勢”
醫藥板塊2015年依舊不容樂觀。隨著今年醫藥的滯漲和大盤的大漲,目前醫藥板塊相對大盤的估值溢價率比年初已經大幅降低,但絕對估值仍處于最近兩年的高位。醫藥板塊的估值上行周期一般都在兩年左右,明年估值下行壓力較大。
從行業增速看,今年醫藥工業的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預計分別為13%和12%左右,而最近五年的增速高值分別為26%和32%。醫藥工業的利潤率同樣出現了下滑。在藥品收入占比下滑的大背景下,預計明年的醫藥工業增速可能會繼續放緩。
“降藥保醫”的政策趨勢漸趨明顯。今年藥品招標進展低于市場預期,明年或會是藥品招標大年。藥品招標方案也在醞釀著大變革,二次議價、分類采購和招標權下放等逐漸出現在各地方案中。同時,國家發改委在年末放出了取消藥品最高零售限價,以醫保支付基準價來替代藥價調控的改革方案。這都將對藥品銷售模式和藥企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總體看,降低藥占比,提高服務占比和鼓勵社會辦醫是趨勢。
醫藥板塊在連續兩年上漲之后,僅靠內生性增長已經無法支撐高估值,我們預計明年醫藥板塊內部將會嚴重分化,整體向上趨勢不明顯,維持“同步大勢”的評級。除了繼續把握外延式并購和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外,還建議從新格局、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服務等四個新變化中把握投資機會。一是從縣級醫院與基層藥品市場擴張中把握藥品競爭格局重塑的機會;二是繼續追逐智慧醫療新技術之風;三是把握醫藥電商對于傳統藥品流通模式的顛覆性機會;四是看好社會辦醫尤其是血透中心的民營化趨勢。
上海證券:政策更嚴厲,市場仍樂觀
2014年推出的低價藥政策雖然能有效降低人民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有利于保證臨床合理用藥需求,有利于大型國有普藥類醫藥生產企業的效益恢復,但其也攪亂了2014年醫藥市場格局。低價藥政策如何影響后市政策,還有待觀察。2015年如果藥品價格全部放開,血液制品、全國統一采購藥品和避孕藥具、一類精神和麻醉藥品以及專利藥將受益。
展望2015年,在醫保控費的主流趨勢下,物價管控更加嚴厲,藥品降價呈現多種方式齊頭并進。在低價藥以及招標政策的不明朗情況下,我們認為,樂觀情況下,2015年醫藥行業收入、利潤增速在15-18%之間。
2015年醫藥行業出口仍將低迷我們認為,影響醫藥行業出口的宏觀經濟形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從出口結構看,化學原料藥仍然是出口主力軍,原料藥出口會面臨更多挑戰。
預計2015年醫藥行業出口仍將維持在5-10%左右的較低增長。
2015年,我們維持醫藥板塊在2015年“增持”的評級,主要理由是:1)國家將繼續加大對醫藥衛生事業的投入,醫藥行業增速仍保持樂觀;2)公立醫院改革、鼓勵民營醫院發展、取消以藥補醫、引入市場化價格機制等政策,有利于整個醫藥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3)醫藥產業并購風起云涌,醫藥上市公司有望憑借資本實力勝出;4)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將為醫藥行業的增長注入新的動力;5)雖然近期招標仍以降價為主,但招標、藥價改革市場化方向明確,政策向好。
光大證券:2015看點——并購、創新、平臺型
在醫藥子行業分化持續、傳統子行業增速繼續維持低位的背景下,除新興子行業和主題性機會外,并購將成為2015年醫藥投資的主旋律,創新和平臺型公司也最值得關注。
在創新方面,該研究員稱,短期將有大批積壓產品獲批,現有研發線中擁有大量臨床后期項目的企業受益;從中長期看,創新度高的研發型藥企轉化率提升,藥企創新方向發生變化,低端仿制藥商業價值降低,更看好現有很專注于壁壘高、現有研發較少的biobetter、多肽類品種的企業。
以銷售驅動豐富產品線構建平臺型公司也是市場非常看好的實用型模式。另一類平臺是移動醫療背景下的新流量入口,但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平安證券:創新,包括一切的創新
三醫聯動已經對行業產生了結構性的變化,2015年在藥品領域、器械領域的創新、首仿產品會獲得結構性的機會。
今年醫保在崛起,藥品定價在向醫保支付價變化,藥品領域、器械領域產生結構性變化,給創新、首仿產品帶來機會。此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民營醫院發展空間逐步打開,相關產業第三方檢驗、建筑工程、醫療設備、后勤保障均有外包動力。同時互聯網醫療的熱度,現在還體現在一級市場,將來必然會向二級市場滲透,給商業模式創新型企業帶來機遇。最后,國企改革給國有醫藥企業帶來機遇,傳統行業也在加速進入醫藥大健康領域。
2015年看好在變革中的創新型企業,包括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