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實施:信息與規制”國際研討會在深圳召開
近期,由深圳大學規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耶魯大學中國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食品安全法實施:信息與規制”學術研討會(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Law:Information and Regulation)在深圳召開。來自耶魯大學、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食品藥品官員協會、以及深圳大學、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深圳市法制辦、深圳市公安局經濟偵查局、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浙江財經大學政府管制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官員共20余人參加了會議,大家就食品安全規制中的信息等問題展開充分熱烈的研討。這次研討會的召開,為深圳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增添了幾分國際色彩,與會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也為深圳更好地開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財富。
在歡迎致辭中,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深圳大學副校長黎軍教授指出: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和制度議題,針對食品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我國最近修訂了《食品安全法》,法律制度日趨完善,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促進法律的有效實施,這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新的著力點,需要理論部門和實踐部門的人員通力合作。
在會議的第一單元,來自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自由辦公室前主任Frederick J. Sadler先生發表了題為《美國聯邦信息自由法案:公開、開放、透明和主動公開的原則在美國FDA食品安全和應用營養中心的運用》的演講。他以美國FDA食品安全和應用營養中心的運作過程為例,解讀《信息自由法案》確定的公開、開放、透明和主動公開原則是如何在食品安全治理中予以體現的。在監管工作中,FDA強調信息的公開、透明度和信息的主動公開。FDA也注重針對公眾的信息公開,開展公眾教育,以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能力。他認為,《信息自由法案》的實施需要成本,如果任何人都向申請政府部門公開信息,會導致信息公開的成本昂貴,因此,更有意義的事情是主動公開信息。事實證明,主動快速的信息公開能使食品安全趨勢趨于穩定和好轉,減少公眾對政府的批評,使民眾知曉政府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做出的努力,并使民眾認識到哪些信息對自己的健康有影響,從而減少公眾擔心。
深汕特別合作區紀工委書記李世清博士做了題為《關于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的思考——以深圳市為例》的演講。他對深圳市在食品安全信息公開方面積累的經驗做了介紹和評析。深圳市及時開展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建立實施食品安全日常監督抽查信息公開制度,及時準確發布政策法規、食品許可信息、抽檢結果、案件信息(含“黑名單”)和消費安全警示,并且多渠道、多途徑公開食品安全信息,通過報紙、網絡、微博、微信等各大途徑及時公布各類食品安全信息。建立食品輿情信息網絡,注重公開事件調查過程與處置結果,持續做好食品新聞輿情監測和分析研判,掌握最新食品安全風險信息,并通過媒體發布報道,主動公開調查過程及處置結果,避免群眾恐慌;完善食品輿情管理工作機制,注重規范管理,制訂《關于加強食品藥品新聞輿情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輿情監測預警及分級響應機制;創新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形式,注重與媒體公眾形成良性互動。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深圳市的食品安全水平。
深圳大學規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應飛虎教授做了題為《食品消費者教育》的演講。食品安全領域的信息高度不對稱,需要通過消費者教育提高消費者的認知能力,消費教育可以促進消費者做出正確決策。雖然我國在《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中規定要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但這一制度在實踐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應當借鑒國外的成熟作法,全方位、多路徑地推進食品安全消費者教育。
在第二單元的研討中,美國食品藥品官員協會前主席Ronald Klein先生做了題為《建立一體化的食品安全體系》的演講。他認為,一體化的食品安全體系將政府食品安全資源和各個級別的機構整合到一個更加統一、協調的食品安全體系中去。美國的食品安全一體化的協作網絡包括食品保護伙伴、聯邦和州合作項目、食品安全聯盟、專業協會等。一體化協作機制包括溝通的愿景、目標和期待、促成企業合規、應急響應和召回、實驗室和監管科學、培訓和認證等關鍵構成部分,通過監管項目標準、實驗室認證和合作協議等整合工具包,在包括溝通、角色和責任、法律權力整合、資源、應急響應、全局活動等焦點領域協調配合,構建有效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為便于大家直觀了解情況,Ronald Klein先生和Frederick J. Sadler先生以李斯特菌應急響應案為例,進一步介紹了美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和應急反應的具體運作模式。
參會人員結合主講人的報告,就信息自由與個人隱私保護之間的平衡、政府的信息公開義務、信息公開的渠道和方式、建立一體化的食品安全體系等問題展開討論。
研討會結束之前,耶魯大學中國法研究中心代理執行主任Robert Williams做了總結發言。他說更完善的信息公開意味著更好的信任,以美國為例,多次輿情調查顯示,FDA在美國公信力最高,就是因為他們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同時,不要僅僅滿足于提供信息,還要使信息容易獲取和檢索,并容易被消費者理解。中國正在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這一點非常值得期待。目前中國在食品安全治理領域提出了“社會共治”的概念,政府與其他部門和主體的工作相互交織、相互促進,以實現最大限度的食品安全。
深圳大學法學院院長黃亞英教授主持了研討會開幕式,深圳大學規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葉衛平教授和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林顯運先生分別主持了研討會的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
深圳大學規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中國法研究中心有著長期的學術合作,曾于2014年5月15日在深圳共同舉辦題為“風險交流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及其發揮”(“The Role of Risk Communication in Food Safety Regulation” )的會議。來自耶魯大學、美國羅格斯大學、美國Covington & Burling LLP律師事務所、深圳大學、暨南大學以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的20多位專家、學者就食品風險交流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深圳特區報》等曾對會議進行深入的報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儀器推薦
-
焦點事件
-
標準
-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
企業風采
-
技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