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介紹
中樞部分包括,大腦皮質下丘腦腦干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核團,以及脊髓各階段側角區大腦皮層,各區均有自主神經的代表區,如旁中央小葉與膀胱及肛門括約肌功能,有關枕葉,與瞳孔,島葉與內臟活動,有關丘腦可分為前后兩區,前區為副交感神經代表區,后區為交感神經代表區,下丘腦與糖水鹽脂肪代謝和體溫,睡眠,呼吸,血壓調節等均有密切關系。
自主神經系統的中樞從脊髓直到大腦皮層的各個水平都有調節與控制自主性功能的中樞。它們都能影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活動。在下丘腦似乎集中著那些專門影響交感活動的神經元。因此下丘腦有時被稱為自主神經系統的頭(神經)節。由于下丘腦還有重要的控制內分泌活動的功能,所以下丘腦又是內分泌的重要整合中樞,邊緣系統包括海馬、隔區、扣帶回、杏仁等,是自主神經系統的更高級中樞。但對各級水平的中樞神經元之間的詳細組構方式及其作用路徑和機制,均有待深入研究。
外周傳出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能調節內臟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自主神經系統一詞原是英國生理學家J.N.蘭利提出的,其后得到廣泛應用。又名植物性神經系統或不隨意神經系統。由于內臟反射通常是自主地進行的,一般不能隨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經系統。但在某些情況下,人們還是可以通過間接的途徑控制或影響內臟活動的,例如通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的訓練,可以控制心血管、消化道等器官的活動。自主神經系統可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部分。人們很早就注意到:情緒緊張、疼痛或損傷等情況有特別明顯的自主性反應。sympathetic(交感)一詞起源于希臘文sympathetikos(同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