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表皮痣綜合征病例分析

    2022.2.12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 3 個月,發現心律不齊 3 個月,抽搐 5 次。生后不久心電圖檢查發現心律不齊, 1 天前突 發雙目凝視、面色口唇發紺,四肢抽搐,持續2min 自 行緩解。體檢:發育落后,不能抬頭,特殊面容,眼距 寬、塌鼻梁。心音有力,節律不整齊,偶可聞及早搏, 未聞及雜音。肺、腹部無異常。無腦膜刺激征,無椎 體束征,腱反射( 2 + ) ,四肢肌張力尚可,肌力無法 查。眼科情況: 雙眼可追視,右側眼球較左側大,右 眼兩點方位角鞏膜緣部分鞏膜化,右眼顳側結膜下 可見黃白色質軟斑塊,角膜中央透明,前房清晰,瞳 孔圓,右上眼瞼自發性凹陷斷裂。皮膚科情況:頭頂部可見圓形黃白色斑塊( 圖 1) ,頭枕部及右側額面 部可見條帶狀分布黃色斑塊,斑塊沿 Blaschko 線分 布,斑塊表面可見疣狀增生( 圖2) 。相關輔助檢查: 動態心電圖:竇性 + 異位心率,心房撲動,房性心動 過速。心臟彩超:主動脈縮窄,左室增大,心包積液, 左心收縮功能減低。腦電圖:清醒期背景 2-3Hzδ 活 動增多,異常腦電圖。腦 MRI:右側額顳部蛛網膜下 腔增寬,右側額顳葉腦萎縮,右側基底節區類圓形異 常信號影,考慮增寬腦血管間隙可能;右側側腦室前 角室間孔處小囊腫。根據皮損特征及系統損害診斷 為表皮痣綜合征。

    1644651849571874.jpg

    2 討論


    表皮痣綜合征( ENS) 又稱 Schimmelpenning 綜 合征,是一組多器官缺陷的癥候群。1957 年 Gustav Schimmelpenning 首次提出了表皮痣與神經系統異 常有相關性[1]。1962 年 Feuerstein 和 Mims 報道了 1 例線性皮脂痣患者合并有癲癇和智力障礙[2],從 此線性皮脂痣綜合征這個名字被廣泛應用。自表皮 痣與神經系統表現具有相關性被大家意識到,相繼 有不同的病例報告描述此病,隨著相關報道越來越 多,學者們發現此癥候群并不局限于經典的三聯征, 即表皮痣、癲癇、智力發育遲緩。1998 年 Van de Warrenburg 等[3]綜述了既往的文獻報道,發現該疾 病涉及多個系統。其中有 66% 的病例具有神經系 統異常,其中腦部結構異常占 72%,臨床表現以智 力發育遲緩、癲癇發作最為常見。皮脂腺痣是表皮 痣綜合征的一個標志性病變。皮膚損害往往在出生 時即有,有些不會引起重視,直至入學體檢的時候才 會發現。皮損分布以頭頂最常見,其次為面部、頸部 等。眼部損害的發生率大概占59%,常見為斜視、 白內障、巨眼或小眼畸形、眼瞼缺損等[4]。泌尿生 殖系統可有馬蹄腎、雙輸尿管或輸尿管狹窄等畸形、 腎盂輸尿管連接處閉合、隱睪、陰蒂肥大等異常[5]。 也有報道該綜合征合并有低血磷性維生素 D 抵抗 性佝僂病[6]。心臟異常包括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 缺損、卵圓孔未閉、主動脈發育不良、心房撲動、期前 收縮,嚴重者可有法洛四聯征等[7]。本例患者具有 頭面部的皮脂腺痣、眼部異常、腦部結構異常、發育 遲緩、心臟結構及功能異常、心律失常,共五個臟器 損害。 表皮痣綜合征多為散發,病因不明確,尚無特殊 有效的治療方法。各個受損器官需要得到相關的治 療,但對于皮脂腺是否需要切除仍有爭議,基于該類皮損惡變風險低,往往采取臨床隨訪的策略。表皮 痣綜合征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涉及多個系統,以中樞 系統損害最為常見,因此對患有皮脂腺痣的兒童進 行神經系統的檢查顯得很有必要,但目前臨床上認 為皮脂腺痣患者如果出現過神經系統癥狀就需要積 極進行腦部的檢查,如果沒有出現過神經系統表現, 則建議隨訪觀察。本病涉及面廣,應爭取早期診斷, 全面檢查其他器官,發現異常后由其他科室早期干預,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略。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