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實驗室,兩華裔學者獲生殖細胞研究新突破
來自斯坦福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的Renee Reijo Pera實驗室獲得了許多重要的干細胞,生殖細胞研成果,這個實驗室曾開發出一種技術能讓干細胞轉變成生殖細胞,這對于全世界占據10-15%的不孕不育的夫妻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也許未來只要一個人就能生育后代了。
近期其實驗室兩位華裔學者分別獲得了精子基因,以及受精卵檢測方面的重要突破,文章分別發表在PLoS Genetic,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
Renee Reijo Pera實驗室的前研究員,遺傳學家Eugene Yujun Xu博士發現幾乎所有生物體內(包括海葵、蠕蟲、昆蟲、海洋無脊椎動物、魚類、人類)精子中含有一種相同的基因。地球生物于6億年前開始擁有這種精子基因,并在逐漸進化中保存在各種生物體內。
精子在許多動物的體內繁殖,但是之前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些動物體內繁殖的精子是來自一個共同的起源,而這篇文章通過研究不同物種的演化過程,終于在海葵,海膽,果蠅,虹鱒魚,公雞和老鼠的精子中找到了答案。在海葵這種地球上最原始的動物以及其他動物體內發現BOULE基因的存在,證實了這種基因的古老起源。
這一基因是唯一的一種被科學家發現的只有制造精子功能的基因,這將為男性避孕藥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并且可以將這種特性運用到防止傳染病、寄生蟲和病菌的繁殖的發生,因為它不會對人類身體的其他進程造成傷害。BOULE不是科學家發現的唯一的一種被所有動物所共享的基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共享基因,例如控制眼睛和心臟發育的基因。
另外研究組Connie Wong博士通過一種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預測哪些胚胎將會發育成胚囊,哪些將會死去,準確度高達93%。這一新成果有望通過選擇性地將胚胎植入女性子宮,幫助再生臨床醫學提高體外受精胚胎的成功植入率。
試管嬰兒成功率還只有20%-30%,最多也不過40%。如果能有一種方法,幫助預測胚胎植入的成功率,那么就能提高受孕率了。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視頻時差顯微技術,利用這種技術人類胚胎,可以清楚地窺見到人類胚胎的發育。并且研究人員還發明了一個監測胚胎進度的方法,從而能預測哪些胚胎將會發育成胚囊,哪些會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