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中美科學家發現控制稻米產量的關鍵基因

    2008.9.30

    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在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電子版上報告說,他們發現水稻的一個特定基因負責控制米粒的大小和分量。

    參與研究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華人科學家馬宏說,他們的研究工作表明,通過加強某個特定基因的表達,可以實現稻米增產的目標。這個新基因的發現將有助于培育高產轉基因水稻新品種。

    領導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家何祖華在新聞公報中介紹說,他們首先在水稻中篩選出一些米粒分量明顯不足的變異植株,并從中鑒別出一種特殊的變異植株,這一植株根本無法長出正常大小的米粒。于是,他們對該植株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它的GIF1基因出現變異。

    GIF1基因負責控制水稻中轉化酶的活動。轉化酶位于水稻的細胞壁上,負責將蔗糖轉化為用于合成淀粉的物質,這些物質繼續發育后長成米粒。如果轉化酶不活躍,水稻就很難長出飽滿的顆粒。

    試驗發現,如果GIF1基因正常無變異,轉化酶活性正常;如果GIF1因發生變異而表達不夠,轉化酶的活性僅為正常水稻的17%。研究小組培育出一種轉基因水稻,使GIF1基因過度表達,結果發現,這種水稻的顆粒比正常水稻的大,分量也要重。

    科學家希望他們的這一成果能夠幫助水稻育種科研人員培育出顆粒更大、更飽滿的新雜交品種。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