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本科都畢業于哪些高校
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獲得者等知名學者的培養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接下來,青塔會整理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長江學者以及院士的本科畢業院校數據,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有“院士搖籃”之稱的國家杰青獲得者的本科畢業院校數據。
從1994年至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遴選了25批國家杰青獲得者,總數約為4025人。我們將歷年全部國家杰青獲得者的本科畢業院校進行了查詢,共查詢到3804名國家杰青的本專科畢業院校信息,未能查到本專科畢業院校信息的國家杰青僅有221人,數據完整度高達94.5%。
北京大學成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本科畢業院校最多的高校,為212人;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本科畢業院校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高校為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分別為176和171人;而浙江大學、吉林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4所高校作為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的本科畢業院校人數也較多,均在100人以上,其他高校在100人以下。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的本科畢業院校統計和分析。
歷年共有4025名學者獲得國家杰青
1994年3月,經中央領導批示,支持青年科學家的基金得以正式設立,定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宗旨是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每年受理一次。
據統計,1994年以來,獲得“杰青”資助的青年學者約有4025人。20多年來,國家杰青的資助規模從建立之初的49人逐年增長并穩定在當前的200人左右;資助范圍涵蓋了自然科學所有學科;平均資助金額從1994年的約60萬元每項增加至400萬元每項(數學和管理科學約280萬元)。
本科畢業于雙一流高校的國家杰青占78%
根據統計,歷年全部國家杰青獲得者中本科畢業于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共有2395人,占比達到62.96%;本科畢業于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人數共有572人,占比達到15.04%。本科畢業于雙一流的國家杰青占比約為78.0%。
此外,本科畢業于非雙一流高校、國外高校以及沒讀過本科的數量達到837人,占比約為22.0%。其中本科畢業于國外高校的國家杰青獲得者不足10人,可見國家杰青基本還是國內院校培養為主。
歷年國家杰青獲得者本科畢業院校統計數據如下(統計中被合并的高校以合并后的大學統計;約有222名國家杰青獲得者本科畢業學校未能查詢到;由于部分本科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未標記所在校區,因此統計時不區分校區):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