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bert綜合征病例報告
Gilbert 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非結合性膽紅素升高性疾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先天性黃疸。近年,從組織病理學和基因水平診斷該病增多。
病例
例1:女,36 歲。因“反復眼黃、尿黃、皮膚黃36 年”于2016 年6 月15 日入院。緣于出生后即被發現眼黃、皮膚黃,尿黃,飲食等日常生活如常,無皮膚瘙癢。生長發育正常,尿黃因過度勞累或熬夜后加重,經休息后緩解。多次在多家醫院就診,檢查提示總膽紅素(TBIL)波動于120~150μmol/L,谷丙轉氨酶(ALT)正常,未明確診斷,常規治療無好轉。10 年前,妊娠時血清TBIL升高至250μmol/L,分娩后恢復至以前水平。患者親屬中無類似癥狀者。
體檢:鞏膜、皮膚中度黃染,未見肝掌、蜘蛛痣,腹平坦、肝脾未觸及,肝區無叩痛。化驗:TBIL 153.9μmol/L,IBIL67.0 μmol/L,血清HBsAg、HBV DNA、抗-HCV、HCV RNA、抗-HIV、抗HAV-IgM、抗HEV-IgM、抗CMV-IgM、抗EBV-IgM、常見自身抗體均陰性。骨髓穿刺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清甲胎蛋白、凝血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標均無明顯異常。上腹部CT檢查無明顯異常。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標本送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病理科檢查,發現肝小葉結構存在,部分匯管區輕微擴大,未見炎性細胞浸潤。區域性毛細膽管輕度擴張,淤膽性色素顆粒有圍繞毛細膽管現象(圖1~3),將外周血送往北京宏微特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基因檢測,發現患者尿苷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基因突變點位于啟動子上游PBREM-3263(-3279)以編碼區外顯子EX0N1 上的GGAAGA Gly71Arg,最終確診為Gilbert綜合征。
圖1 肝組織病理學表現光鏡下,肝小葉結構存在,部分匯管區輕微擴大,未見炎性細胞浸潤(HE,200×)
圖2 肝組織病理學表現光鏡下,肝細胞輕微水腫,部分略呈毛玻璃樣,可見糖原核肝細胞,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內少量淤膽性色素顆粒(HE,200×)
圖3 肝組織超微結構改變電鏡下,肝細胞腫脹,部分滑面內質網輕度擴張。部分肝細胞內可見少量淤膽性色素顆粒,區域性毛細膽管輕度擴張,淤膽性色素顆粒有圍繞毛細膽管現象。肝竇內皮細胞腫脹,竇周偶見星狀細胞。肝細胞間及Disse間隙未見束狀膠原纖維沉積
例2: 男,30 歲。因“眼黃、尿黃、皮膚黃7年”于2016 年5月30日就診我院。緣于2009 年春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眼黃、尿黃、皮膚黃,血清TBIL 最高時達75.0μmol/L,尿黃可因過度勞累、飲酒或熬夜后加深,經休息后減輕。就診我院時TBIL 64.3 μmol/L,IBIL 45.2 μmol/L,MRCP、腹部彩超提示:脾腫大(厚約62 mm),其他發病情況類似例1。患者為獨子,父母及其他親屬無類似情況。肝穿刺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肝小葉結構存在,未見炎性反應,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內少量淤膽性色素顆粒,普魯士藍染色可見Kupffer 細胞內少許鐵顆粒,肝細胞內可見多少不一的淤膽性色素顆粒,區域性毛細膽管擴張(圖4~7)。基因檢測發現患者基因突變點位于啟動子上游PBREM-3263。最終確診為Gilbert綜合征。
圖4肝組織病理學表現光鏡下,肝小葉結構存在,匯管區未見擴大,未見炎性反應(HE,200)
圖5肝組織病理學表現肝細胞損傷不明顯,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內少量淤膽性色素顆粒(HE,200×)
圖6肝組織病理學表現可見肝細胞內少量淤膽性色素顆粒,Kupffer細胞內少許鐵顆粒(普魯士藍染色,200×)
圖7 肝組織超微結構改變肝細胞腫脹,部分肝細胞間隙稍增寬,少數肝細胞間可見微絨毛結構,內質網明顯擴張,個別肝細胞內偶見髓鞘樣小體,線粒體腫脹、增大,增大的線粒體內可見結晶體。肝細胞內可見多少不一的淤膽性色素顆粒,區域性毛細膽管擴張。肝竇內皮細胞腫脹,偶見星狀細胞。區域性Disse間隙有少量束狀膠原纖維沉積。
討論
Gilbert 綜合征于1901 年由法國學者Gilbert 和Lereboulle 首次報道,以慢性、間歇性、輕度非結合型膽紅素升高為特征,無明顯溶血依據和其他肝臟疾病表現。本病在西方國家很常見,據稱發病率達2%~19%。我國尚缺乏大數據統計資料,但從臨床實踐看,本病在我國并不少見。本病多于15~30 歲發病,也有自小或成年期發病,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為4:1,多有家族史。本病起病隱匿,多無明顯癥狀,常因眼黃或體檢意外發現膽紅素升高,少數患者可能有輕度乏力、納差或肝區不適,其程度與黃疸深度無關,可能為焦慮等精神因素所致。劇烈運動、勞累、饑餓、創傷、感染,或者妊娠可能為誘因導致黃疸加重,除黃疸外,無其他陽性體征。
Gilbert 綜合征肝組織病變輕微,肝小葉結構基本保存,肝板排列整齊。匯管區及小葉內少見炎癥細胞浸潤,匯管區少見擴大及纖維化,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內可見較細的棕褐色色素顆粒沉積。電鏡下,可見肝細胞腫脹,內質網明顯擴張,線粒體腫脹、增大。肝細胞內可見多少不一的淤膽性色素顆粒,區域性毛細膽管擴張,淤膽性顆粒多分布在毛細膽管周圍。肝竇內皮細胞腫脹,偶見星狀細胞。區域性Disse間隙有少量束狀膠原纖維沉積。本文2 例患者肝組織病理學表現符合以上特征。
Gilbert綜合征是一個遺傳性疾病,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不完全外顯)。本病的發病原因是位于染色體2q37位點的膽紅素尿苷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基因(UTG1A1基因)發生缺陷,導致B-UGT表達下降。
Gilbert 綜合征預后良好,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對壽命亦無影響,多無需治療。本病早期診斷更有意義,可避免被誤診為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或溶血性黃疸等,有些患者甚至輾轉多家醫院治療,增加患者經濟及心理負擔。應給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消除心理障礙,注意避免可能的誘因,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