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測儀器--電導率儀參數設置方法介紹
儀器參數設置具體介紹如下:
儀器參數設置主要包括溫度設置和電極常數設置。在進行儀器參數設置之前,建議對儀器預熱30min 后,并將電極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后,再進行設置。
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高。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與溫度成正比。因此,必須對溶液的溫度進行補償。溫度設置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電導率儀開機預熱后,在儀器測量狀態下,按“電導率/TDS”鍵可以切換顯示電導率以及TDS。按“溫度”鍵設置當前的溫度值:若儀器自帶溫度電極,可選擇自動補償,儀器使用溫度傳感器采集溫度值并保存;若此時儀器沒有連接溫度傳感器,可用溫度計測量被測溶液的溫度后,手動將儀器的溫度調至被測溶液的實際溫度值。
在電導率測量過程中,正確選擇電導電極常數,對獲得較高的測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有常數為0.01、1.0、10 三種不同類型電導電極。用戶應根據測量范圍圖2選擇相應常數的電導電極。選擇電極常數后,點擊確定保存后即可進入測量狀態。一般情況下,電導電極出廠時,每支電極都標有電極常數值。用戶若懷疑電極常數不正確,可以對電極進行標定,具體請見儀器電極標定內容。
圖2電導率測量范圍與對應使用的電導電極常數表
注意1:常數為1.0、10類型的電導電極有“光亮”和“鉑黑”二種形式,習慣將鍍鉑電極稱作鉑黑電極。
圖3 電導常用電極
注意2:測量高電導率時,一般采用大常數的電導電極,當電導率≥10000μS?cm-1 時,采用常數10的電導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