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關于推薦先進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的通知

    2021.3.31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103/t20210331_826804.html

    名  稱

    關于推薦先進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的通知

      索 引 號000014672/2021-00226

      分  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

      生成日期2021-03-31

      文  號環辦科財函〔2021〕139號

      主 題 詞

    關于推薦先進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各直屬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作用,我部擬編制《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以下簡稱《目錄》),現啟動先進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征集和篩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重點領域

        (一)大氣污染防治領域

        1.石油、化工、涂裝、制藥、包裝印刷、汽車制造、電子、家具制造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

        2.鋼鐵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技術,水泥、焦化、玻璃、陶瓷等行業煙氣深度治理技術,燃煤電廠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工業鍋爐煙氣綜合治理技術;

        3.柴油車、船舶、非道路機械等移動源污染治理技術;

        4.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生物質等焚燒煙氣凈化技術;

        5.飲食業油煙污染防治技術;

        6.惡臭治理技術;

        7.揚塵等無組織排放治理技術。

        (二)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

        1.城市軌道交通和鐵路、公路交通等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2.電力生產行業與輸變電系統噪聲控制技術;

        3.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4.新型吸聲材料、阻尼材料、隔聲門窗等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5.噪聲與振動預測等環境規劃設計技術。

        二、推薦要求

        (一)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法規、政策和標準;

        (二)污染防治效果明顯,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具有先進性;

        (三)技術持有單位為依法注冊、經營的單位,技術知識產權清晰,不涉及產權糾紛;

        (四)至少有一個已驗收一年以上(即在2020年5月31日前已完成驗收)的成功應用案例;

        (五)在行業內尚未達到廣泛應用,具有發展潛力;全行業應用較為普及的技術不再推薦。

        三、報送要求

        請組織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見附件1),按附件2、附件3要求編寫技術報告和《目錄》(初稿),并按照附件4要求準備證明材料,于2021年5月31日前將上述材料合訂膠裝成冊(按附件順序排序)、一式兩份加蓋推薦單位公章后寄送至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同時將申報表(要求為word文檔)、技術報告(要求為word文檔)、《目錄》初稿(要求為word文檔)和證明材料(要求為pdf文檔)電子件打包發送至聯系人郵箱,材料電子件總大小不超過50M,郵件題目格式要求為“2021+技術領域+技術名稱+申報單位名稱”。

        同一法人單位參與申報項目不超過三項。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一)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 劉勇華

        電話:(010)65645390

        (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張杰、尚光旭

        電話:(010)51555002轉805/803

        郵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扣鐘北里甲四樓200室,100037

        電子郵箱:zhangjie@caepi.org.cn

        附件:1.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申報表

           2.技術報告編寫要求

           3.2021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初稿)模板及編寫要求

           4.證明材料要求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1年3月29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部內抄送:大氣司。

        附件2

      技術報告編寫要求

        一、技術報告是在申報表基礎上對技術更全面、詳實的介紹,其內容應客觀、準確,并與申報表內容協調一致。申報材料若缺少技術報告則不予受理。

        二、技術報告正文應主要包括以下7個方面內容:

        1.技術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2.技術和工藝內容;

        3.技術特點、優勢及主要工藝設備;

        4.主要工藝設計參數;

        5.技術先進性、經濟性分析;

        6.技術研發、中試情況;

        7.技術工程應用和推廣情況。

        附件3

      2021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初稿)模板及編寫要求

    序號

    技術名稱

    工藝路線

    主要技術指標及應用效果

    技術特點

    適用范圍

    申報單位

    典型案例名稱

    (空著)

    (限30字,應具體、完整、準確、能體現出治理對象和核心工藝特點,避免商業化及夸張描述。對不符合要求的技術名稱,在專家評審時將酌情修改)

    (限300字,用文字說明應用該技術的工藝路線/工藝流程,說明各環節具體做法及效果,說明各物流的分流、路徑及最終去向情況,簡要明確主要二次污染物治理情況)

    (限200字,①環保指標(必要):列出針對某對象、在某條件下、應用該技術治理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情況,達到的相關排放標準;②技術應用關鍵參數(可選):列出技術應用的1~4項關鍵參數,如溫度、壓力等)

    (限100字,通過與同類技術比較,分析技術的先進性、經濟性等優勢,凝練3~5點突出的技術特點。可從污染治理的針對性、處理效率、排放水平、項目實施便利性、集成度、運行穩定性、操作維修便利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考慮,但不局限于上述方面)

    (限100字,依據已有工程應用的情況填寫,明確該技術適用的對象,包括行業、工藝等,還應說明技術應用時對環境、規模等的特殊要求)

    (應與單位公章一致,多家單位聯合申報需按排名順序填寫)

    (應包含業主單位名稱、工程規模、治理對象、核心工藝等信息)

    示例1

    多孔碳低溫催化氧化煙氣脫硫技術

    煙氣經預處理系統除塵、調質,當溫度、顆粒物濃度、水分、氧濃度等指標滿足要求后進入裝填有多孔碳催化劑的脫硫塔。煙氣經過催化劑床層時,SO2、O2、水(H2O)被催化劑捕捉并催化氧化生成硫酸,脫硫塔出口煙氣達標排放。飽和催化劑可水洗再生,再生淋洗液可用于制備硫酸銨。

    入口煙氣中SO2濃度≤8000mg/m3時,出口SO2濃度≤50mg/m3,出口硫酸霧濃度≤5mg/m3。脫硫塔內反應溫度50℃~200℃,空塔氣速≤0.5m/s。

    脫硫效率高,可適應煙氣量及SO2濃度波動大的情況。

    硫酸、焦化、鋼鐵、有色等行業煙氣脫硫。

    四川大學

    河南金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0萬t/a焦爐煙氣脫硫項目

    示例2

    頁巖陶粒吸聲板降噪技術

    輪軌源頭降噪,主材頁巖陶粒內部具有大量細微孔隙,當聲波傳入后,引起孔隙內部空氣振動,利用孔壁的摩擦作用和粘滯阻力,將聲能(空氣振動)變為熱能,從而達到吸聲并減小噪聲向外傳播的目的。

    吸聲系數≥0.8(混響室法);CRH列車速度250km/h~300km/h情況下,距軌道中心線8m以內的近測點位置,降低環境噪聲≥4dB(A)。抗壓強度(28d)≥5.0MPa;干表觀密度≥800kg/m3;透水系數(15℃)≥1.0×10-2cm/s。

    以頁巖陶粒為主材,配以膠凝材料制成吸聲構件,采用固定限位方式,鋪設在鐵路無砟軌道頂面,在源頭吸收降低鐵路輪軌區域噪聲。

    適用于軌道交通的輪軌噪聲控制。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大西客專高速綜合試驗段軌道吸音板降噪試驗工程

        說明:請按上表中編寫要求填寫申報技術的《目錄》(初稿),填寫時刪除表中說明內容。填寫本表時,在附件1中已有欄目內容可直接復制過來,然后精簡至符合本表字數要求即可。如果入選,本表技術內容將經專家酌情修改后發布,表述要求精煉準確、用詞專業、突出重點,勿放圖片。兩項示例寫法供參考。

      

        附件4

      證明材料要求

        證明材料是說明、佐證申報表的重要材料,其內容應客觀、真實、準確,并與申報表內容協調一致。申報材料若缺少證明材料則不予受理。

        證明材料要求如下,其中1-5為必備材料,6-8為可選材料:

        1.單位證照。提供所有申報單位的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2.技術所有權證明文件。包括ZL證書、技術轉讓合同或其他知識產權證明文件復印件(應與申報技術密切相關),多家單位聯合申報,均需提供相關知識產權證明。

        3.典型應用案例的項目合同及驗收報告。項目合同提供包括項目名稱、承擔內容、工期、簽訂時間、金額、合同相關各方蓋章等信息的關鍵頁。驗收報告提供案例竣工驗收報告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含驗收監測報告)。

        4.檢測/監測報告,包括技術或裝備性能測試報告、典型應用案例的應用效果檢測/監測報告、二次污染防治檢測/監測報告等。所有報告應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

        5.典型應用案例項目用戶反饋意見。

        6.查新報告、技術評估或鑒定意見。

        7.獲獎證明。

        8.其他。

        注:第3至5項必備材料均對應于附件1中典型案例表所填案例,其他案例相關材料不需提交。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