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25%受檢食品檢出塑化劑
食品伙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消基會公布檢驗20件食品,有5件、占25%驗出塑化劑,其中1件是果醬、4件是益生菌,以檢出量最大的1.2ppm益生菌試算,對健康無急性風險,但呼吁審查生產工藝是否受污染,以確保長期食用安全。
臺消基會統計,8月間在市面上購買20件食品,依類別分3類,包含果汁及果漿類8件、果醬類4件、益生菌類8件。
臺消基會公布,共對上述20件食品,進行9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檢驗,結果有5件、占2成5驗出塑化劑,檢出DEHP、DIBP及/或DINP,含量為0.1到1.2ppm。
臺消基會稱,其中1件是藍莓果粒果醬,另4件都是益生菌食品類,對照這次檢驗購樣益生菌類8件,等于有5成的益生菌產品驗出塑化劑。
然而臺消基會還稱,對比2011年7月政府所訂定的國內較常使用的5種鄰苯二甲酸酯類每日耐受量(TDI),消基會取驗出最高值的1.2ppm的“益生菌脆Q軟糖”試算,則一位30公斤兒童每天要吃超過1公斤才會過量。
臺消基會總結,這次有驗出塑化劑的產品,雖然對健康沒有急性危害,但仍呼吁商家檢視制程是否污染,以確保消費者長期吃益生菌類產品是安全的。
推薦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