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作品讓焚毀的古廊橋重煥生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74.shtm
一座古色古香的木結構廊橋橫在流淌的小河上,橋面兩側陳列著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蜿蜒的屋頂在南方古村朦朧的月光下顯得蒼勁有力。這是日前由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師生聯袂創作的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木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綿延》。

???
設計效果圖。南京工業大學供圖
福建省屏南縣萬安古廊橋是該作品的設計對象。“福建屏南萬安古橋是我國最長的古代木拱廊橋,工藝精湛,氣勢雄偉,古樸端莊,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不幸于2022年遇火災焚毀。”《綿延》作品指導老師、南工大建筑學院講師羅靖介紹。
木結構建筑的最大特點是空間與結構在形式上的高度統一。《綿延》采用傳統的編木拱作為空間和結構形態的原型,既繼承了歷史中“萬安橋”的文化和工藝精髓,也讓建筑結構和建筑形式在“新萬安橋”上實現有機統一。
“在編木拱的基礎之上,將其中的五節苗部分進行變形放大,延伸至屋頂,成為編制屋頂的支撐結構。”《綿延》作品團隊成員邢惠玥介紹:“我們還從周圍沿山地不規則分布的坡屋頂的村落形態中提取了方案中廊橋折線的屋頂形式,并在后期進行了優化處理,讓編木拱在屋頂的位置與細疊木構建融為一體,完美地將兩種木結構形式相結合。方案的屋頂不僅體現出單體建筑坡屋頂的形式,也將坡屋頂所形成的聚落空間進行了轉譯,進一步豐富了其美學價值。”
據介紹,該設計是對我國傳統木結構文化的一次創新,在保存村民對萬安橋記憶的同時,為未來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