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科學家揭示不同濕地中金屬——有機碳交互作用對排水的響應差異

    2024.6.30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馮曉娟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不同濕地中金屬——有機碳交互作用對排水的響應差異。

    濕地是碳密度最高的陸地生態系統,并受到排水的嚴重威脅。近期研究指出,排水可通過誘導變價金屬氧化而促進金屬結合有機碳(bound OC)的形成,從而影響土壤有機碳積累。但是,不同類型濕地中bound OC對排水的響應尚不明確。

    馮曉娟團隊在2020年——2022年對我國經歷長期(15年——55年)人工排水的32個濕地,包括14個泥炭蘚濕地和18個非泥炭蘚濕地,進行了配對采樣調查,并結合文獻數據整合分析,探討了濕地土壤金屬——有機碳交互作用對長期排水的響應及其對土壤碳封存的影響。

    研究發現,在非泥炭蘚濕地中,排水通過誘導鐵氧化增加了土壤活性鐵鋁含量,并顯著增加了bound OC占土壤有機碳的比例。相比之下,在泥炭蘚濕地中,排水引起“鐵銹工程師”泥炭蘚退化,進而導致活性鐵鋁和可溶性酚類含量下降,并減少了bound OC占土壤有機碳的比例。此外,排水后土壤有機碳和bound OC含量在大部分泥炭蘚濕地剖面中下降,而在大部分非泥炭蘚濕地剖面中增加。

    科研人員通過進一步評估土壤剖面的碳儲量發現,在活性金屬氧化物增加的非泥炭蘚濕地中,bound OC的增加部分補償了未被礦物保護的顆粒態有機碳的損失。這些結果表明,排水誘導的鐵氧化普遍增強了非泥炭蘚濕地的金屬-有機碳交互作用,但這一機制在泥炭蘚濕地中不存在。將該機制納入模型可以提高對濕地土壤碳動態預測的準確性。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78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