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技術研發獲進展

    2023.9.22

      9月19日,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技術研發及集成示范”項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現場觀摩及研討會。

      與會代表觀摩了項目在合肥市廬江縣建立的智能化生產管理示范基地和綜合試驗示范基地。現場,通過智慧化生產管理技術演示、產品展示、機械作業、展板介紹和專人講解等形式展示了新型智慧農場、試驗及高產技術、優質水稻品種、新型肥料、新型農藥、新型農機、蟲害智能監測設備、植物營養診斷及精確施肥設備等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模式。

      研討會上,項目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研究進展情況。以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丁艷鋒為組長的執行專家組聽取匯報,逐一對項目及課題執行情況進行點評研討,并就如何體現兩熟作物周年豐產高效、項目成果的凝練、技術模式集成創新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彥賓對項目取得的階段性進展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以更高站位、更開闊視野,打造多支團隊密切配合的協作模式,科學集成有效的綜合生產技術,強化現有技術的組裝、配套和集成創新。要加強地方政府的領導,積極爭取政府財政、市場資金多維度、多層次、多渠道的支持,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資源價值,探索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機制。要用“三度”評價高標準完成任務,把科技成果與對產業的貢獻度和產業的關聯度密接結合起來。

      據介紹,“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技術研發及集成示范”項目所屬專項為“主要作物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工程”,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稻-麥、稻-油周年生產品種搭配不合理,光溫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農機農藝融合度差,肥水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等問題,項目牽頭單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聯合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科技學院、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省10家單位,集中優勢技術力量開展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關鍵技術攻關和技術集成示范。

      項目實施以來,各課題圍繞項目目標與任務,密切合作、協同攻關,取得一系列技術成果。篩選出了豐產優質水稻、小麥和油菜品種共17個,明確了適宜的搭配組合,建立了稻-麥(油)周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制出氣力式油菜精量播種機、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裝置等栽培耕作新機具4臺套,顯著提高稻-麥(油)機械化生產水平;研發出作物長勢監測裝置、智能蟲情測報裝置等智能化機具6臺套,提高了作物生產智慧化管理水平;水稻全程綠色智慧施肥技術入選2023年農業農村部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水稻產量品質效益協同提升栽培技術等5項技術入選部、省主推技術;制定省地方標準2項;初步集成稻-麥(油)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模式5套;建立核心試驗示范基地8000畝、示范區30萬畝。項目的實施有效地促進了區域糧食綠色豐產增效。

      據悉,此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和廬江縣人民政府承辦。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