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體大能量!“天智二號”D星發射成功
1月15日11時14分,由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以下簡稱軟件所)牽頭研制的中國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二號”D星在太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該星采用了一套軟件所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天基超算平臺,可實現衛星功能的軟件化、智能化,支持衛星上載和更新各種APP,以及提供各類定制化服務。
所謂軟件定義衛星,就是在一個衛星平臺上,通過加載更多的軟件,讓衛星來完成更多的任務。據軟件所研究員、天智系列衛星總設計師趙軍鎖介紹,“天智二號”D星體積小、重量輕,整星僅19公斤,但星載算力卻高達每秒鐘40萬億次,可支持星上超分,實現米級對地分辨率。
在硬件方面,“天智二號”D星首次采用智能計算引擎+交換機+智能部組件的開放系統架構,結構緊湊,開放性好,集成度高。特別是交換機部分,對上連接各種計算引擎,對下連接各種部組件,將全部軟件部署于統一的微云計算平臺之上,不但降低了接口設計復雜度,有助于數據共享,而且提高了存算資源利用率。
在軟件方面,則首次采用了開放系統架構的天智軟件棧。趙軍鎖解釋,天智軟件棧的核心是承擔星上資源綜合集成與編配管控功能的治理框架,對下可以綜合集成各種底層資源,對上可以編配管控各種應用軟件,具有良好的開放性,而且配有專門的開發運維一體化平臺,可以快速迭代、持續演進,從而不斷提升在軌衛星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構建下一代智能衛星生態。
推薦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