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共探生命與環境間相互影響
近日,由中科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主辦的“重大氣候轉折期生命演變與環境和深時全球古地理、古氣候重建”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有關單位的26位中科院院士和近500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大會。會議通過多學科交叉,探討了地質歷史時期環境氣候對生命演化的影響。
“生命與環境演化對探索當今生物多樣性危機和重大環境轉折有重要指導意義。國際行星地球年計劃已將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定為前沿首選之一。我們面臨的新任務是在開闊視野、著眼全球、立足實際材料、加強學科交叉的基礎上,利用新方法、新技術探索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機理與環境演變的關系。”研討會發起人、中科院院士沈樹忠說。
會上,報告者從古生物學、地層學、沉積學、地球化學等各個領域作了深入交流,探討了地質歷史中重大環境劇變產生的原因和過程、其對當時地球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生物如何適應甚至反過來對環境進行改造等問題,并由此評估當今地球生態系統的現狀和所面臨的挑戰。
中科院院士殷鴻福表示,一個好的研究方向能讓古生物學重新煥發青春。他表示,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并一定程度地影響和改造其周圍環境。探討生命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將引領古生物學研究新的方向。
中科院院士戎嘉余對此次學科交叉研討頗有感慨。他認為,地層古生物學研究需要更多地引用現代生物學的概念和方法,從最基礎的種群研究開始,加強對地層的精細劃分和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重大生物事件背后的環境背景及其控制機制。他希望大家重視學科交叉,開展理論探索,爭取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