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春:我國疫苗開發和質量控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6月1日-3日,在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的指導下,由國際計量局(BIPM)、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 承辦、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協辦的“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開。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 王佑春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王佑春帶來題為《我國疫苗開發和質量控制》的精彩報告。
縱觀中國的疫苗的發展過程,疫苗的開發和生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幾類疫苗已經產生,這對公眾健康作出突出貢獻,在我國能消除或減少各種致命的傳染病。
在疫苗開發的早期階段,中國從國外的研究技術和制造過程中獲得幫助。然而,隨著科學家們的辛勤工作和幾代人的經驗積累,和在中國新的研究和疫苗開發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創新能力持續增加。
對于我國當前的疫苗,我們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包括上市前審批、GMP認證和檢驗、國家疫苗批量批準、上市后不良反應監測、市場監管。
隨著疫苗科學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中國的疫苗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例如新佐劑的發展、疫苗傳遞新路線,以及結合疫苗和多價疫苗的開發。隨著新的分析裝置不斷開發,越來越多新出現的物理化學分析技術已被實施,以確保疫苗的質量,這有益于疫苗組合產品的認知和改善。越來越多許多新病毒外生因素被檢測出,這為疫苗安全性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先進的監控技術。與此同時,疫苗開發替的代研究方法如假型病毒庫和諾瓦爾評價技術都已經建立。
政府的支持對疫苗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中國已經實施了多個國家重大專項,建立新的疫苗開發和評估關鍵技術平臺,并大力支持創新藥物項目。這些項目促進了全民族的創新能力,許多科研院所和疫苗企業都給予了在技術、研究團隊和經驗上的幫助。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項目成果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