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患者低齡化趨勢嚴重
鵬鵬今年11歲,個頭不到一米三,體重卻有62公斤,是個典型的小胖墩。最近,他老是覺得口渴。父母帶他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孩子竟然得了糖尿病。
一提起糖尿病,人們習慣性地會往老年人身上想。青少年兒童怎么會得這種“老年病”呢?
“當前,青少年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隊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發展。”近日,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他接觸過的最小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只有8個月,最小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才8歲。
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超過9000萬人,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且患者低齡化趨勢嚴重。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匡洪宇表示,糖尿病已成兒童青少年人群常見慢性疾病之一,任何年齡段的兒童都有可能成為糖尿病患者。
兒童糖尿病主要有3種類型:Ⅰ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Ⅱ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和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
其中,Ⅰ型糖尿病是既往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類型,估計每年有7萬名15歲以下兒童患上Ⅰ型糖尿病。
“兒童患Ⅰ型糖尿病較多,但近年來隨著肥胖兒童的比例增加,兒童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須提高警惕。”向紅丁說。
Ⅱ型糖尿病過去被認為只在成人中發生,如今在兒童中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且增長迅速。
調查顯示,在美國12~19歲青少年中,Ⅱ型糖尿病患病率為4.1‰;日本學齡兒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患病率在1975~1995年的20年間,與肥胖患病率平行增加,由1%~2%上升至8%。
“兒童Ⅱ型糖尿病初發癥狀較輕,不易引起足夠重視。許多兒童糖尿病患者就醫時,往往已伴有較嚴重的并發癥。”向紅丁表示,如果不及時控制血糖和予以及時治療,后果將非常嚴重。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紀立農曾表示,如果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減少熱量和油脂的攝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在日前舉行的“首都科學講堂”上,向紅丁提出了治療兒童糖尿病的“五駕馬車”:教育心理、飲食療法、體育療法、藥物療法和病情檢測。
“糖尿病對孩子和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孩子得病而被打亂,孩子正常的成長規劃也受到了影響。”一位糖尿病患兒家長訴苦道。
對此,向紅丁表示,首先要重視對家長的教育,對兒童則要按年齡增加糖尿病知識,減少無知的代價。“Ⅰ型糖尿病患兒不必沮喪,根治突破的希望大;Ⅱ型患兒也不要大意,要避免慢性并發癥。好好控制糖尿病,不得急性并發癥,不得或者晚得慢性并發癥,正常學習和生活。”
從營養治療的角度來說,要獲得并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提高均衡營養的膳食;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者3~6個月減重5%~10%,消瘦者恢復理想體重)。具體方法包括:計劃飲食,控制總熱量,保障需求總熱量;均衡膳食,營養足夠,特別是蛋白質;定時定量,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