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砷和硒生物(植物)化學提取方法測定步驟及結果分析

    2021.12.17

    測定步驟

    (一)土樣的準備

    樣品的收集與制備:將現場采集的土壤收集到玻璃瓶或無吸附作用的其他容器中,士樣運回實驗室后,首先剔除土壤中的雜物(砂礫、石塊、木棒、雜草、植物殘根,昆蟲體和石塊等)和新生體(如錳結核、石灰結核等),并將土壤進行風干處理(注:風干樣品最容易處理。此外,風干樣品能抑制微生物活動和某些化學變化,稱重相對穩定,便于長期儲存)。

    土壤風干:風干土壤時,應在室內將土塊打碎,將土壤平鋪在墊襯有干凈白紙的晾曬板或木板上自然風干,嚴禁暴曬。當樣品達到半干狀態時,將大塊土打碎,以免結成硬塊風干室力求干燥通風,風干溫度30~35℃。風干時間一般3~7天。盡量防止氨、硫化氫、二氧化硫或其他酸、堿氣體及灰塵的浸入,在風干過程中,隨時揀掉石礫、動植物殘體。

    土壤磨細與過篩:將風干土用木棒壓碎,首先需過孔徑為2mm尼龍篩,過篩的土壤必須經過反復磨碎,過篩,直至僅有少量沙粒方可放棄,對進行重金屬分析的樣品應再過100目細篩。

    土壤樣品的貯存:將過2mm篩且充分混勻后的樣品,裝入玻璃廣口瓶或塑料袋中,內外各具標簽一張,寫明編號,采樣地點,土壤名稱,深度、篩孔數,采樣日期和采樣人等項目。所有的樣品編號都須按編號注冊登記。并妥善貯存,避免日光、高溫、高濕、高熱和有害物質的污染。直至全部分析工作結束,分析結果檢查核實無誤后,方可放棄。長期性研究的項目土樣可長期保存,以便核查或補充其他分析項目之用。

    (二)待測液的制備

    (1)稱取5.0g土樣于100ml聚乙烯試劑瓶中,加入50ml pH5.8~6.3的稀鹽酸溶液,混勻;

    (2)將含有土壤提取液的聚乙烯試劑瓶放置在翻轉型振蕩機上,以200次/min速度振蕩6h(20℃常溫);

    (3)振蕩完畢后,將聚乙烯試劑瓶取下,靜置10~30min;

    (4)將提取液轉移到100ml的聚乙烯離心管中,經天平稱重平衡后,放置于離心機中,以3000r/min速度離心20min;

    (5)將離心后的樣品過0.45μm濾膜,將上清液收集在100ml的聚乙烯試劑瓶中。

    (三)上機測試

    直接用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提取液中As和Se,以及NaNO3提取態Hg,具體條件見表。

    image.png

    標準曲線

    參考表分別用pH5.8~6.3的稀鹽酸提取劑配制至少6個標準使用液,其濃度范圍可根據樣品濃度和儀器條件調整。

    image.png

    結果計算

    image.png

    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1)采用風干土提取時需測定土壤含水量。具體做法是:稱1.00g風土在烘箱中(105±2)℃下烘干8h后,將樣品取出置于恒溫干燥器中1h后稱重,然后,將樣品重新放回烘箱中(105±2)℃下再烘干1h,干燥,稱重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恒重(恒重的標準為兩次稱重的結果小于0.01g)。

    (2)NaNO3試劑為分析純,試驗用硝酸為優級純,所有溶液和稀釋用水均為二次去離子水(Millipore超純水,18.2MΩ/cm)。

    (3)所有試驗用玻璃和塑料器皿在使用前,需在10%HNO3(V/V)酸缸里浸泡過夜,再用自然水沖洗干凈,再用二次去離子水漂洗3次。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