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概述
常規的農藥殘留分析方法為儀器分析法,即利用色譜、色譜-質譜聯用、超臨界流體等技術對農藥含量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但這些方法均不能滿足樣品現場快速檢測的要求,這就迫使人們開發出一些操作方便快捷、結果準確的快速檢測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有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活體生物測定法和生物傳感器法等。[1]
許多國家規定了食物中各種農藥殘留的限定量(MRL),農藥殘留分析已成為世界各國農藥管理中的必要環節。由于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C-MS)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具有適用范圍廣、分離效能高、靈敏度高、重復性好、選擇性強、可同時進行多殘留分析且定性定量準確等優點,已成為農藥殘留檢測不可或缺的常規手段。[2]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已經在泰國、越南、韓國等國家廣泛使用。我國的一些地區,例如北京、上海、廈門、溫州等市的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先后建立快速檢測實驗室,定期對進入批發市場的蔬菜水果進行抽樣檢測。[3]我國快速檢測技術起步時間相對滯后,國外于 20 世紀70 年代已建立酶免疫測定方法,而我國直到 20 世紀 90年代才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技術相對落后,需要不斷的提高快速檢測技術。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