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兒童慢性苔蘚樣糠疹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
?
患兒男,7歲10個月。因全身出現皮疹1個月就診。
?
1個月前患兒無明顯誘因下腹部出現多個紅色丘疹,3-4d后皮疹延及胸背部,10d后面部、四肢出現類似皮疹,1周前皮疹明顯增多,表現為全身泛發的多數密集分布粟粒至綠豆大小紅色、暗紅色丘疹和斑丘疹,多數瘀點。無瘙癢感,無發熱,無皮膚黃染,無鼻衄、牙齦出血,無頭暈、乏力。
?
曾在多家醫院就診,考慮病毒感染?皮膚過敏?
?
予左西替利嗪、復方甘草酸苷口服,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療效不佳。既往體健,否認家族中有遺傳病、傳染病史。其哥12 歲,曾患過敏性紫癜,已治愈。
?
體檢:頸部可捫及3-4 個淋巴結,直徑0.2-0.3 cm,活動好,無觸痛。心肺聽診未聞及異常。肝脾肋下未觸及。
?
皮膚科檢查:全身密集分布粟粒至綠豆大小類圓形、類梭形紅色及暗紅色丘疹及瘀點(圖1),以軀干皮疹為重,背部皮疹上可見少許細碎鱗屑,雙下肢瘀點明顯。
?
輔助檢查: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自身抗體、血細胞沉降率、抗鏈球菌溶血素O、凝血功能等檢驗結果均陰性。
腹部彩超:肝臟稍增大,余未見異常。咽拭子細菌培養為正常菌群。巨細胞病毒IgG 抗體105.8 U/ml,血液EB 病毒PCR:1.03×104/ml。
?
皮損組織病理檢查:表皮輕度角化過度,部分表皮輕度海綿水腫,真皮淺層及血管周圍多數淋巴細胞浸潤,明顯紅細胞外溢(圖2)。
診斷:慢性苔蘚樣糠疹。
?
治療:予復方甘草酸苷抗炎,酮替芬、鹽酸左西替利嗪抗過敏,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予NB-UVB 光療,起始計量為0.3 J/cm2,每周2 次,逐漸增加至0.7 J/cm2。1 個月后隨訪,皮疹明顯緩解,復查血液EB 病毒PCR:1.08 ×104/ml,巨細胞病毒IgG 抗體考慮為既往感染,未予復查。肝功能正常,1 個月后皮疹明顯緩解。
?
討論
?
慢性苔蘚樣糠疹是一種原因不清的丘疹鱗屑性皮膚病,一般表現為泛發散在的類圓形、橢圓形、梭狀的淡紅斑、丘疹或淡色色素沉著,少許鱗屑,皮疹有反復發生和消退跡象,病程緩慢。
?
表現為全身泛發的粟粒至綠豆大小紅色丘疹、斑丘疹和瘀點的病例尚未見報道。慢性苔蘚樣糠疹的病因復雜,有學者認為與一些病原體感染有關,如HIV、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 病毒、腺病毒、細小病毒B19、葡萄球菌、鏈球菌,甚至支原體和弓形體等。
?
本例患兒血中EB 病毒載量升高,病情好轉后復查EB 病毒PCR 拷貝數仍高,考慮合并EB 病毒感染可能性大。慢性苔蘚樣糠疹在臨床上需要與淋巴瘤樣丘疹病鑒別,后者皮疹表現為多數丘疹、結節,經常發生壞死和潰瘍,而慢性苔蘚樣糠疹基本不發生壞死。
?
治療上文獻推薦的一線治療為口服紅霉素或四環素,聯合外用糖皮質激素,二線治療為紫外線照射。本例治療效果尚可,囑其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