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測序儀丨精準醫療的神器

    2021.7.02

    測序儀是一種可以測量DNA上堿基排列順序的高精度儀器。作為基因測序行業的上游端,測序儀及配套試劑對整個基因檢測行業的成本控制具有戰略性地位。


    二代測序仍然是主流

    測序儀的發展主要被分為三個階段(三代)。以1987年第一臺商用自動測序儀為標志,開啟了測序儀時代。2005年454生命科技公司發布了454測序平臺開啟了二代測序時代。2013年Pacific Biosciences推出的PacBio RS標志著三代測序的來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憑借著高精準度和高通量等優勢,二代測序成為了基因測序市場的主流測序平臺。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羅氏并沒有發揮出454測序平臺的先行優勢,被迫于2013年宣布裁員100人,并關閉454業務。羅氏并沒有放棄測序儀市場。2014年6月,羅氏以3.5億美元收購三代測序公司Genia Technologies。羅氏已經著眼于未來的三代測序市場。但是三代測序儀高錯誤率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短時間沒有希望取代二代測序儀。


    000220dih1xdewex0xzq4w.jpg

    從2005年454生命科學公司推出454測序平臺(2007年被羅氏收購)至今的11年里,二代測序儀市場發展極其迅速。Illumina先后推出了HiSeq、Miseq、NextSeq和MiniSeq測序平臺,牢牢站穩了測序儀市場老大哥的位置。2013年,Illumina全球市場份額高達52%(另一個數據來源是71%)。2014年,Illumina推出的Hiseq X Ten測序平臺將人類基因組測序成本降至1000美元以下。


    000224zz1yjc1k31offnan.jpg

    上游測序儀公司將業務延伸至中游服務提供商的同時,測序儀迭代速度加快。2015年Illumina發布HiSeq X Five,HiSeq3000,HiSeq4000,NexSeq550四款型號;ThermoFisher發布Ion S5 和S5 XL系列。


    000229k6z8f0rksrqfx0d4.jpg


    壟斷地位難以打破

    盡管國內三家公司已經開始制造測序儀,但是在短時間內,以Illumina和ThermoFisher兩家美國企業為主的行業壟斷地位難以打破。


    華大基因

    基因行業龍頭華大基逆向收購測序儀生產商CG,布局產業鏈上游。2010年購買Illumina的128臺HiSeq 2000測序儀之后,Illumina曾一度將試劑費用上調50%~60%;華大基因2013年-2015年上半年材料費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高達44.01%、52.96%和52.87%。為了擺脫對Illumina的依賴,華大基因2013年收購了CG,并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別推出BGISEQ-1000和BGISEQ-500測序平臺。BGISEQ-500讀長100bp,通量高達200G。


    華因康基因

    華因康基因自主研發的HYK-PSTAR-IIA型基因測序儀已經獲得CFDA醫療器械注冊證。但是具體參數仍未公布。根據報道,HYK-PSTAR-IIA測序儀主要基于邊合成邊連接(SBL)技術,因此讀長會較短,類似于ThermoFisher公司的SOLiD測序平臺。


    中科紫鑫

    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BIGIS測序儀。官網顯示讀長可以高達1000bp,通量5~400Mb,類似于已經宣布停產的羅氏454平臺。BIGIS測序儀仍然沒有獲得CFDA醫療器械注冊證,有待市場檢驗。


    上游和中游緊密結合

    光有測序儀是不夠的,更大的蛋糕是以測序為基礎的體外診斷行業。近幾年,Illumina分別收購了無創產前診斷公司Verinata Health和伴隨診斷公司Myraqa,布局產業鏈中游。ThermoFisher以1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芯片制造商Affymetrix Inc(昂飛),以加強其基因分析產品相關業務;羅氏積極布局三代測序的同時,先后收(并)購產前體外診斷公司Ariosa、癌癥分子診斷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 56%的股權以及微生物診斷 GeneWEAVE公司。


    未來,我們有望看到上游和中游緊密結合,形成儀器+服務+渠道一體化的局面。對于企業來說,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降低基因檢測成本,也能夠逐步形成核心競爭力。國內能夠自主生產測序儀有三家公司:華大基因、華因康基因和中科紫鑫。華因康基因和中科紫鑫的測序儀還有待市場檢驗,而且兩家公司在中游檢測服務領域遠遠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華大基因憑借在基因檢測服務行業的領先地位,可以為BGISEQ-500提供快速的發展機會。也是目前最有希望快速完成儀器+服務+渠道一體化的公司。


    基因行業產業化發展才剛剛開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上述三家公司能否突破美企的壟斷地位?衛計委要推動三甲醫院用國產醫療設備能否助力國產測序儀的發展?基因測序,未來已來。


    推薦
    熱點排行
    一周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