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學科排名預測候補入圍“雙一流”建設的學科
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指出,“雙一流建設”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據此推算,明年即將結束第一輪的建設周期。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已經明確,“雙一流”建設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有進有出動態調整機制。建設期末,專家委員會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及整體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范圍。那么如果要進行有進有出的調整,哪些學科有可能“候補入圍”呢?
作為比較具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之一,QS學科排名極有可能會成為專家委員會評價學科建設成效的重要參考。本文將2月27日發布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情況與“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進行了比對,發現國內高校有不少學科很有可能在動態調整的時候候補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一、比較對象選取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本文選取的學科是2019年2月27日發布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50位的學科,考慮到近年來國內學科快速發展,本文還選取了前51-100位的學科進行了補充分析。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即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9月印發的《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中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二、基本思路
如果國內高校的某學科進入了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50位,但是未出現在“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則認為該學科極有可能在動態調整時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如果國內高校的某學科進入了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的51-100位,但是未出現在“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則認為該學科有較大可能性在動態調整時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三、情況說明
由于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的學科分類與國內的學科分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當兩者的學科范疇有重疊或者包含關系時,本文認定為兩者相互匹配。例如,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的“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可以認為與“電氣工程”或者“電子科學與技術”匹配;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的“Accounting & Finance”可以認為與“工商管理”或者“經濟學”匹配。
四、“候補”學科情況(詳見附表)
未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但是進入了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50位的學科共11個,分布在7所學校,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各有3個學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各1個學科。其中北京大學的“Library & Information Management”排名全球第35位,為11個學科的最好位次;華南農業大學既未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也未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但其“Agriculture & Forestry”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表現出色,位列全球第45位。
未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但是進入了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51-100位的學科共50個,分布在13所學校,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10個學科,上海交通大學8個學科,清華大學6個學科,其余9所學校分布的學科數不足5個。13所學校中有12所“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只有中央戲劇學院1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綜上所述,在“雙一流”建設學科候補方面(僅從QS學科排名角度考慮),“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尤其是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浙大5所學校“板凳厚度”非常深厚,這既與學科建設的投入有關,可能也有學科交叉融合與規模優勢的原因;“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只有中央戲劇學院和華南農業大學各有1個學科“候補”,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本文由同濟大學發展規劃部規劃專員于魯江撰寫,復旦大學高教所樊曉杰參與前期討論并提供數據支持)
附表:15所高校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TOP50和51-100學科表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