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防護小知識
一、雷電對地放電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中和電流產生的機理?
①雷云中的負電荷逐漸積累,同時在附近地面上感應出正電荷。
②當雷云與大地之間局部電場強度超過大氣游離臨界場強時,就開始有局部放電通道自雷云邊緣向大地發展──先導放電(先導放電發展的平均速度較低約為1.5×105m/s,表現出的電流不大,約為數百安培),先導通道具有導電性,因此雷云中的負電荷沿通道分布,并繼續向地面延伸,地面上的感應正電荷也逐漸增多。
③先導通道發展臨近地面時,由于局部空間電場強度的增加,常在地面突起出現正電荷的先導放電向天空發展──迎面先導
④先導通道到達地面或與迎面先導相遇后,在通道端部因大氣強烈游離而產生高密度的等離子區,自下而上迅速傳播,形成一條高導電率的等離子通道,使先導通道以及雷云中的負電荷與大地的正電荷迅速中和──主放電過程(主放電的發展速度很快,約為2×107m/s~1.5×108m/s,出現很強的脈沖電流,可達幾十至二、三百千安培);
⑤主放電到達云端結束,云中的殘余電荷經過主放電通道流下來──余光放電。
二、雷擊產生后有哪些破壞力?
雷擊會嚴重損害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數十乃至一、二百千安的雷電沖擊電流,具有巨大的電磁效應、熱效應和機械效應,雷電沖擊電流流過被擊物體形成幅值很高的沖擊電壓波,使電氣設備絕緣破壞;沖擊電流的電動力作用,使被擊物體炸裂;沖擊電流使導線等金屬物體溫度突然升高,以致熔斷毀壞。
由于雷擊作為一種強大的自然力的爆發,目前的人類是無法制止的。人們力所能及的主要是設法去預防和限制它的破壞性。這就要裝設防雷保護裝置,采用防雷保護措施。
-
焦點事件
-
技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