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454高通量測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二)

    2020.7.06

    二、高通量測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

    1.1 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

    ?

    微生物物種多樣性主要從對微生物類群即細菌、真菌和放線菌這三大類群的數量及其比例組成來描述微生物多樣性,或者按照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將其劃分成不同的功能群(function group),通過某一功能群中物種的分類及其數量來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如對土壤中的產甲烷細菌、固氮菌、根瘤菌等的多樣性進行研究。以下是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

    Roesch等[9]采用454測序法對西半球的一個大的橫斷面的4類土壤進行檢測和統計學評價。結果表明,這4種土壤中,最豐富的微生物類群擬桿菌綱、β-變形菌綱和α-變形菌綱。與農業土壤相比,森林土壤的微生物多樣性更為豐富,然而檢測結果表明森林土壤中的古生菌多樣性較少,僅為該位點所有序列的0.009%,而農業土壤的比例則為4% -12%。

    ?

    土壤中細菌的多樣性差距非常大,因土壤結構的不同土壤中的細菌群體也呈現出多樣化。Triplett等[10]基于焦磷酸測序法來對16S rRNA的V2-V3區域進行測序,估測9個草地土壤中的菌群的整體和垂直特性。對所有752,838條數據序列進行聚類分析,探索菌群在豐度、多樣性和組成成分等方面的特異性。作者發現在不同的土壤層中,細菌系統發生的種群或者亞群的不同分配是與土壤的性質有關的,包括有機碳含量、總含氮水平或者微生物生物量。

    ?

    1.2 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

    ?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指包括微生物活性、底物代謝能力及與N、P、S 等營養元素在土壤中轉化相關的功能等,通過分析測定土壤中的一些轉化過程, 如有機碳、硝化作用以及土壤中酶的活性等來了解土壤微生物功能。

    ?

    氨氧化反應是硝化作用的第一步,也是全球氮循環中由微生物活動形成硝化鹽的重要進程。Leininger[11]檢測了3個氣候區域12塊原始和農業用地的土壤里編碼氨單加氧酶(amoA)的一個亞基的基因豐度。采用反向轉錄定量PCR研究及無需克隆的焦磷酸測序技術對互補DNA測序,證實古細菌的氨氧化活性要遠高于細菌,證實Crenarchaeota可能是土壤生態系統中最富有氨氧化活性的微生物。

    ?

    Urich等[12]采用基于RNA的環境轉錄組學方法同時獲得土壤微生物種群結構和功能信息。結果認為,通過該方法可以同時研究微生物生種群結構與功能從而避免其他方法所造成的偏差。群落基因組學分析可以通過研究微生物基因組序列與某些表達特征之間的關系,獲得一些微生物功能方面的信息。但同時也需要運用其他方法將特定功能與具有這種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對應起來。對rRNA表達基因和與環境因素相關的主要酶類的基因進行定量化和比較分析,將能了解微生物結構與特定功能之間的關系,如硝化、反硝化和污染物降解。

    反硝化作用是參與到氮流失和溫室氣體排放等氮循環過程的重要流程之一。通過宏基因組測序的方法,結合分子檢測和焦磷酸測序,Ryan等分離鑒定了操縱編碼反硝化過程的酶類。通過篩選77,000個土壤宏基因組文庫中得到的克隆,最終分離并鑒定了9個參與反硝化作用的酶簇[13]

    ?

    1.3 研究環境的突然變化對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

    環境的突然改變會導致微生物群落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Zachary等[14]以重水穩定同位素探測技術(H218O-SIP)鑒定與土壤增濕相關的細菌。通過液相色譜/質譜(LC-MS),作者確定H218O中的氧原子結合到了所有的DNA結構成分中。盡管這種結合不是均勻的,還是可以明顯的將標記了18O和未標記的DNA區分開來。作者發現DNA和細胞外的H2O中的氧原子在體外沒有發生交換,表明摻入DNA的18O是相對穩定的,并且摻入到細菌DNA中的18O的比例較高(48-72h)。土壤增濕后,對土壤中16S rRNA進行高通量測序,發現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對比例升高,而ChloroflexiDeltaproteobacteria的比例則降低。作者通過控制土壤濕度的動態變化,對微生物菌群的結構發生變化進行研究和生態類群的劃分。

    ?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