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或率先推廣國V汽油 主要指標堪稱史上最嚴
油品升級將給石油煉化企業帶來新的成本壓力
空氣污染倒逼油品升級一再提速。在粵IV汽油尚未全省普及的情況下,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V、粵V)已箭在弦上。
本周一,《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報批稿)》結束了7月1日開始的征求意見。據央媒消息稱,國V標準有望于今年三季度出臺。報批稿顯示,2018年全國將正式廢除國IV實施國V油標準。該標準主要指標已與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歐V標準一致。
廣東步伐更為迅速。近日有本地媒體披露,廣州、深圳等6市計劃2013年10月1日起升級粵Ⅴ標準汽油,柴油標準于2014年7月1日起升級至國Ⅴ標準。南方日報記者從相關部門負責人獲悉,上述時間表是尚在報批階段的初步計劃,具體時間仍有變數。目前廣東正在抓緊制定基于國V標準結合地方特點的粵V標準,如無意外,廣東將率先推廣第五階段標準。
大型油企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在升級改造生產線適應高標準的油品需求。目前省內生產成品油企業主要集中在茂名、廣州、惠州,但需要統一全省調配,油品供應具體時間需要等待與政府協商的結果。而油品升級的提速或將倒逼行業的整合提升。
牌號變成92、95國V油看齊最嚴歐V標準
去年底至今年初,中東部出現大范圍的嚴重霧霾天氣,6億人、1/4國土面積受影響。截至去年底,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是2.4億輛,機動車尾氣排放對環境污染越來越大,2月份,“加快國內成品油質量的升級換代”被提升到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層面,開始走上“快車道”。
與國Ⅲ和國Ⅳ相比,國Ⅴ最大的變化就是含硫量。國Ⅲ汽油和國Ⅳ汽油的硫含量分別為不大于150ppm(氣體濃度計量單位)和50ppm,國Ⅴ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10ppm。此外,國Ⅴ油取消了錳的添加,添加錳能讓油品質量輕松升級,但對汽車發動機卻傷害不小。
著名灰霾研究專家、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吳兌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國Ⅴ和國Ⅳ相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不僅僅是硫排放量,對VOC(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也有降低,而VOC是影響珠三角空氣質量的重要元兇,廣東汽車保有量也十分龐大,“所以說這種降低將對珠三角減少污染的貢獻非常大。”記者對照發現,國Ⅴ油降低了汽油的烯烴含量(VOC中的一類),其體積分數由國Ⅳ的不大于28%修改為不大于25%
對于消費者來說,國Ⅴ油最直觀的變化是車用汽油的牌號將變為89號、92號和95號3個牌號,這區別于目前市場中的93號、97號等標識。
國Ⅴ汽油標準的誕生時間本就有所限制。今年2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要求加快油品質量的升級。其中,2013年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自2018年1月1日起國Ⅳ汽油標準廢止正式執行國Ⅴ標準。
業內專家表示,在含硫量等主要指標上,國Ⅴ標準和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2009年實施的歐Ⅴ標準一致。北京市出于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迫切需求,在去年率先實行京Ⅴ油標準,這是目前全國最高的油品質量標準。“但這個標準和即將公布的國Ⅴ標準還存在一部分差距的,當國V標準頒布后,京Ⅴ標準也將廢止。”
廣東或率先推廣粵V油供應能否跟上是關鍵
基于機動車數量在全國領先,尾氣排放已成為珠三角城市空氣主要污染源的現實,廣東油品升級的步伐一直走在國家前面,在第三、第四階段油品升級中,都比國家標準的實施提前推出粵Ⅲ,粵IV汽油(與國Ⅲ、國IV油基本一致,但結合本地市場在細節上略有改良)。
南方日報記者獲悉,在國Ⅴ油的升級上,廣東如無意外也將較國Ⅴ的要求提前使用第五階段的地方標準油品粵Ⅴ。
最近,有廣州媒體披露廣東成品油升級時間表初稿,稱“廣州、深圳等六市計劃2013年10月1日起升級粵Ⅴ標準汽油,柴油標準于2013年12月1日起升級至國Ⅳ標準,2014年7月1日起升級至國Ⅴ標準;其他地區如汕頭、韶關、茂名、肇慶2013年12月1日將汽油升至粵Ⅳ標準”。
昨日,南方日報記者采訪相關部門人士,他們表示省里有上述計劃,相關政府部門也與油企進行了初步協商,但目前該計劃還處于報批階段,還存在變數,是否能確定實施,“一要看省政府的批復,二要看油企的供應能否跟上。”
事實上,油品升級跟不上國家對機動車排放的要求,已經成為城市減排目標實現的一大制約。廣東早在2010年就從廣州開始推廣粵Ⅳ汽油,原來計劃今年就要在整個珠三角供應粵Ⅳ汽油,但目前僅有廣州、佛山、中山、深圳、東莞、惠州6個城市實現了供應。國家要求,包括柴油車、重型車今年7月起也要執行國Ⅳ標準,但國Ⅳ柴油并沒有在我省供應。
去年底,環保部發布實施國Ⅴ階段排放的公告,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必須符合國Ⅴ標準的要求。這意味著新車排放標準上必須實行國Ⅴ,但油品的“國Ⅴ化”卻再度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