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2022年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期間,以“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為主題的國家奶牛產業體系年度盛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順利召開。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研究員共同主持了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沈建忠,現代牧業總裁孫玉剛,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試驗站站長以及來自奶牛養殖業界的2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會議。會上同時還舉行了《中國奶業低碳戰略》、《世界奶業發展報告(第2版)》(下文稱報告)的發布儀式。
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論壇現場
專家致辭
李德發院士首先致開幕詞。他指出,與去年相比,今年我國奶牛養殖規模化程度及奶牛單產水平有穩步提升,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改善。奶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在提升奶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推動奶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了必要的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并對奶牛體系在助力奶業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予以肯定。同時也指出了當前奶牛業仍然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種源自主培育力不高、養殖設施對外依賴度高、生物安全風險長期存在等一系列挑戰,鞭策體系人要把握新方向迎接新挑戰——“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目標為奶業發展提出新的命題,綠色低碳養殖成為了奶業發展新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沈建忠出席論壇
低碳戰略合作與奶業發展報告發布
論壇進行了中國奶業低碳戰略發布,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沈建忠共同見證下,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與現代牧業就牧場碳減排和碳中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反芻動物是碳排放的主要貢獻者,每生產1公斤牛奶,大約有3.3公斤的CO2當量氣體排放。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奶業的減排和低碳發展是中國奶業的重大戰略問題。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作為奶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力量,將著力搭建碳排放監測系統、建立碳排放大數據集成平臺、研發碳減排技術、構建養殖業碳中和產業鏈。
世界奶業發展報告(第2版)新書發布會
《世界奶業發展報告(第2版)》(下文稱報告)在會上正式發布。該書第一版于2014年首次出版發行,成為政府、協會、專家、學者、牧場等了解各國奶業發展規律的重要案頭工具書。新版《報告》結合各國奶業最新發展變化,奶業相關數據收錄國家擴展為22個,同時將奶業發展基礎數據由2011年更新到2018年,部分數據到2019年和2020年,呈現了世界各國近60年的奶業發展史。內容涵蓋了各國奶業發展概況、乳制品發展概況、原料奶計價體系、科技推廣體系、奶業發展政策以及我國奶業發展的可借鑒經驗,為行業人員提供了一扇了解世界奶業發展的窗口。
行業專家學術報告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副主任王蔚,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高騰云,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張克強,浙江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劉紅云,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陶秀萍,現代牧業集團助理副總裁陳紅波等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從雙碳背景下的中國奶業低碳發展、奶牛場降甲烷策略研究、奶牛場節水關鍵技術、奶牛蛋白質營養與低蛋白日糧實踐、奶牛場糞水處理與利用、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碳減排實踐角度做了精彩學術報告。
演講嘉賓一覽(左上起:王蔚、高騰云、張克強;左下起:劉紅云、陶秀萍、陳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