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糞便標本細菌涂片檢查

    2021.5.08

    人類胃腸道內存在著大量正常菌群。在這些細菌中,大部分為非致病的。當免疫力低下、使用大量抗生素時,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糞便直接涂片,主要觀察細菌數量的增減與細菌種類及比例改變。通過涂片鏡檢可以協助診斷胃腸道疾病,如霍亂弧菌、艱難梭菌、假絲酵母菌等。
    一、檢驗前處理

    涂片制作與革蘭染色:取新鮮送檢糞便的水樣、膿血或粘液樣部分直接涂片或用無菌生理鹽水制成懸液涂片,經自然干燥或烘片機烘干,進行革蘭染色。

    懸滴法或壓滴法檢查:取患者糞便,用無菌生理鹽水制成懸液標本或壓滴標本,直接用高倍鏡檢查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的形態或運動狀況。

    球桿菌比例涂片檢查:取水樣便或粘液便直接滴在潔凈載玻片一端,以30~40°角度勻速推片,厚薄適宜,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通過3次固定,進行革蘭染色。

    二、鏡檢與報告方式

    (一)霍亂弧菌涂片檢查

    懸滴法檢查:懸滴標本或壓滴標本用高倍鏡觀察細菌,鏡下呈穿梭狀或魚群狀極活潑地運動,在懸滴涂片中加O1群霍亂弧菌診斷血清后,顯微鏡下觀察,若原運動活潑的現象停止,為制動試驗陽性,初步推斷疑似“O1群霍亂弧菌”。

    涂片染色檢查:油鏡觀察有無革蘭陰性桿菌,若見較小呈直桿狀、弧形、香蕉狀、逗點狀或魚群狀等排列,報告為“找到革蘭陰性弧形桿菌疑似霍亂弧菌”

    (二)艱難梭菌涂片檢查

    取疑似抗生素偽膜性腸炎的患者糞便涂片,若發現革蘭陽性粗大桿菌、無莢膜、大多形成卵圓形芽胞,位于菌體一端者,可報告“找到革蘭陽性芽胞桿菌,疑似艱難梭菌”。

    (三)葡萄球菌涂片檢查

    疑似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性的患者,取水樣便或腸粘膜樣物進行涂片,革蘭染色后鏡檢,見到革蘭陽性球菌呈單個、成雙、葡萄狀排列 。則報告為“疑似葡萄球菌”

    (四)彎曲菌涂片檢查

    取糞便涂片,火焰固定后作革蘭染色,若見革蘭陰性弧菌、S形、螺旋形成海鷗狀細菌則報告“疑似彎曲菌”;陰性則報告“未查見彎曲菌”。可作為初步報告。

    (五)抗酸桿菌涂片檢查

    挑取蠶豆大糞塊,直接將10毫升左右的4%氫氧化鈉加入糞便中,振蕩混勻,取上清5毫升左右,3000g離心15min,棄上清,加3滴1:15稀釋血漿混勻,取20微升涂片,厚薄適宜,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通過3次固定,進行抗酸染色。若找到紅色桿菌,則報告“找到抗酸桿菌”;若整個涂片未找到紅色桿菌,則報告為“未找到抗酸桿菌”。

    (六)酵母樣菌涂片檢查

    涂片檢查:在載物玻片上加一滴生理鹽水,用接種環挑取糞便與之混合,加蓋玻片后,先用低倍鏡然后再用高倍鏡觀察,可見卵圓形的芽生孢子及假菌絲,也可將涂片作革蘭染色,見有革蘭陽性芽生孢子及假菌絲即報告疑似酵母樣菌。

    三、結果解釋

    (一)糞便標本細菌涂片鏡檢,主要用于檢查霍亂弧菌、彎曲菌、結核桿菌、真菌及疑似偽膜性腸炎的葡萄球菌、艱難梭菌等感染。

    (二)涂片不要太厚,以免影響染色鏡檢效果。

    (三)正常人糞便球桿菌比例范圍一般約為1:10,不同年齡其比例不一樣。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發生腸道菌群失調,引起革蘭陰性桿菌數量嚴重減少甚至消失,而葡萄球菌或真菌等明顯增多,糞便中球菌/桿菌比值變大。

    (四)找到革蘭陰性弧形桿菌疑似霍亂弧菌應立即報告臨床及醫院行政管理部門,并作詳細記錄。

    (五)在涂片查找艱難梭菌時,注意與蠟樣芽孢桿菌鏡下的區別:兩者菌體大小相近,艱難梭菌芽胞為卵圓形,位于菌體次極端,蠟樣芽孢桿菌芽孢圓形或柱形,中生或近中生。

    (六)糞便酵母菌是一種腸道寄生菌,屬正常菌群。如糞便中檢出酵母菌,尚不能作為診斷的直接依據。只有當抗生素使用過度,出現腸道菌群失調而繼發腹瀉時,糞便真菌涂片檢查才具有臨床診斷依據。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