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遺傳發育所大豆多基因聚合育種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1.12.14

      黃淮海流域是我國大豆的第二產區和夏大豆的最大產區,常年播種面積在3000多萬畝,而平均單產不足130公斤/畝。除了單產低以外,該地區存在的另一主要問題是大豆病毒病危害嚴重,導致大豆產量下降和品質變劣。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培育高產抗病大豆新品種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朱保葛實驗室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于2011年獨立育成大豆新品種“科豆1號”,該品種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編號為國審豆2011008),農業部第1655號公告公布。朱保葛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運用多基因聚合育種技術手段,將來自不同生態地區6個骨干親本的高產、抗病等優良基因聚合于一體,借助于多親本復合階梯雜交、異地穿梭選育和分子標記鑒定篩選技術,培育出綜合性狀優良的夏大豆新品種“科豆1號”(代號科9302)。其主要特征特性是: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夏播生育期105~107天,平均株高86.8厘米,主莖有效節17個,結莢密,平均節粒重2克以上,有效分枝2~3個,底莢高度18厘米(適宜機械化收割);卵圓葉,葉色濃綠,光合效率較高,紫色花,灰色茸毛;豆莢呈微彎鐮形,成熟莢灰褐色;籽粒橢圓形,種皮淺黃色,種臍淺褐色,百粒重19~20克;籽粒蛋白含量41.80%,脂肪含量19.25%。

      該品種的突出優點是抗病能力強和增產潛力較大。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兩年接種鑒定證明,它高抗黃淮海地區主要大豆病害——大豆花葉病毒病,兼抗該病的3號流行株系和7號強致病株系(病級均0~1級)。國家大豆品種區域試驗結果顯示,在覆蓋4個省(蘇、皖、豫、魯)12個試驗點的黃淮海南片夏大豆區域試驗中,該品種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畝產量分別達到191.19公斤和174.62公斤(平均182.91公斤),比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區試對照品種中黃13(剛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品種)分別增產10.41%和7.43%(在15份參試材料中排第2~3位),兩年平均增產8.92%,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在2010年生產試驗中其平均畝產量170.17公斤,較對照品種中黃13的增產幅度為4.60%~11.70%。

      “科豆1號”適應地區范圍較寬,包括安徽省和江蘇省北部、河南省以及山東省南部等地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已引起多家種業公司關注,有意與遺傳發育所合作開發該品種。其推廣應用對于推動我國黃淮海地區大豆生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研究得到國家“863”計劃項目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資助。

      banquan18.jpeg

      科豆1號植株

      banquan18.jpeg

      科豆1號高產示范田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