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擘畫“一城三園”千億藍圖
11月5日,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教授擔任中心首席科學家。
這一“官宣”,讓百公里外的常州為之振奮:上月,由常州市政府、常州高新區及南京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的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開園。在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之際,“最強大腦”的加盟,必將為產業發展持續導入創新要素。雙城聯動,未來可期。
不止于此,一個月內,金壇合成生物產業園、西太湖合成生物創新產業園先后揭牌,常州正式跨入合成生物產業“一城三園”新時代,正錨定五年“合成”千億產業鏈目標,以新質生產力搶占世界健康產業的前沿陣地。
擘畫“一城三園”千億藍圖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匯集生物學、基因組學、工程學和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的交叉學科,被認為是繼“發現DNA雙螺旋”和“人類基因組測序”后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瞄準這一未來風口,常州敢為人先,果斷擘畫合成生物產業“一城三園”千億藍圖。目前,常州合成生物產業已擁有創健醫療、藥物研究所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中“專精特新”企業8家、規上企業16家,并建有優質合成生物創新平臺6家。2022年,常州生物醫藥行業規上企業達202家,實現產值558.2億元,其中生物藥品制品制造行業實現產值39.8億元。
在“一城三園”的布局中,深耕“兩湖”創新區的武進區,全力打造醫療健康“1號產業”,同步布局細胞治療新賽道,構建集基礎研發、產業應用、創新轉化、產業投資于一體的全新產業生態。今年10月,蛋白質藥物基地項目簽約落戶西太湖,百億級項目陣營迎來合成生物“新生力”。
“新醫藥”是金壇區重點打造的“五新產業”之一。目前,以華大為龍頭,金壇區全力打造合成生物產業集群,設立生物醫藥孵化器和配套創投基金,促進科技和金融資本的深度融合,力爭五到十年創成以合成生物為核心的生命科學之城。
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則以常州生命健康產業園區為主陣地,發力“大健康”賽道,已培育規上生物醫藥企業56家。聚焦合成生物產業,以推動南京師范大學合成生物研究院建設為抓手,目前簽約落戶揚子江紫龍藥業等28個產業化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力爭到2030年,生命健康產業鏈企業突破1000家,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合成生物學代表的發展方向,與常州‘532’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華桂宏表示,希望多方攜手,共同把研究院建設成一個立足常州、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合成生物學創新發展高地。
構建全過程產業生態鏈
走一步,看十步。“三園齊開”之際,常州迅速出臺“合成生物10條”,推動“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平臺建設+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建設,在未來產業培育、制造強省建設中展現常州擔當。
11月2日,常州新一產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公司成立后的首單產品出口,這也是金壇合成生物產業園該項業務的首次出口。2021年至今,依托華大集團,金壇先后成立了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華大藍色彩虹金壇生物醫藥孵化器、擎科生物合成生物學金壇產業基地,總投資超3億元。
新范式觸發產業變革“新風口”,常州以“一城三園”布局在全省率先起跑,探索以各類創新平臺為新基點,聯動傳統與新興力量、跨越科研與產業鴻溝的“常州范式”,助推合成生物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常州生命健康產業園迅速梳理區域內產業基礎,謀劃合成生物產業發展三年工作計劃。“今年以來,我們前往北京、廣州等地開展項目對接,考察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南醫谷等合成生物研究及產業集聚地。”園區招商負責人李建波表示,隨著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的開園,總投資9.5億元的2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常州合成生物化學聯合研究中心和蛋白質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轉化基地,作為兩大重量級平臺,推動常州合成生物產業快速成長。“布局長三角、聯動大灣區,以西太湖地區的平臺為核心,我們會放大輻射圈,推動合成生物產業在長三角地區的蝶變發展。”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化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小舟表示。
推動創新端實現成果新鏈接
聚能成勢,合而為生。生物醫藥是搶占新興產業戰略制高點的新動能、新引擎,也是常州推進產業躍遷和重塑的主攻方向,承載人才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路徑。
“公司研發的生物短肽在創傷修復、糖尿病足治療、醫療美容等領域有廣闊市場。”常州智態生創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厲偉表示,西太湖產業配套健全,6000平方米廠房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明年初竣工。未來,這里將成為研發中心、運營中心和生產中心,鏈接優質資源,帶動產出更多研發成果。
創新端把產業鏈“拎起來”,離不開人才支撐。橫跨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膜科學等各門學科,合成生物產業正源源不斷集聚一批復合型人才。
前不久,未米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的“精準育種平臺”項目獲江蘇省農村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創始人許潔婷帶領團隊攻堅種業“芯片”,目前實現玉米蛋白含量在原本8%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從源頭上提高能量轉化率與飼料轉換率。
市科技局副局長白冰天表示,下一步將開展各種招商對接活動,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到常州落地轉化,加快資源要素向合成生物領域集聚。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