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如何更好服務環境管理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新的環境問題不斷出現,對環境管理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進行有效的環境管理,環境監測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環境監測要更好地服務于環境管理,就必須不斷適應新變化、新要求,這樣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我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作為環境保護的“耳目”,環境監測是對環境的常態以及過程變化,以相關技術操作手段作為技術支撐,對其進行動態的觀察以及測試的過程。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科學決策的重要基礎,是評價考核各級政府改善環境質量、治理環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據。因此,環保部門必須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充分發揮其技術支持、技術監督和技術服務等職能,更好地服務于環境管理工作。
首先,要高度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科學、準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監測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環境監測作為環境管理的技術支撐,依據的就是監測數據。通過對監測數據進行匯總、綜合分析,形成空氣質量日報、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季報、應急監測快報等眾多報表等,環境監測的每一份報告都對環境管理起到技術支撐作用。此外,還要加快推廣使用新技術新設備,這樣才有助于提供更加準確的監測數據。
其次,要運用好監測數據,深入推進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工作是引領環境管理工作開展的窗口,環保部門通過環境監測數據,來發現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的問題,然后再予以解決。如環保部門通過監測發現某個河流斷面的污染物濃度值超標或突然升高,通過現場查出,發現了超標斷面上游污染源違法排污行為,環保部門根據監測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置。
又比如,各類環境質量的排名、生態補償金的兌現等,依據的都是水和大氣等環境質量的監測數據。而正是這些數據所體現的環境質量狀況公開發布后,又倒逼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推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因此,運用好監測數據,深入推進環境管理,可以為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添柴加薪”。
第三,加強學習培訓,建設高素質的監測隊伍。近年來,隨著各地監測機構不斷添置和更新儀器設備,特別是應急監測設備和大型精密分析儀器的購置,以及污染減排和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監督監測及各類專項整治等環保工作的深入開展,環境監測作為技術支持的作用越來越大,環境監測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對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大對環境監測人員的培訓力度,盡快建立一支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高水平監測隊伍。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通過有效發揮環境監測、監察、環評等職能,做到聯動配合,形成合力,有力提高執法效能和工作效率,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環境管理,更好地推動環保工作協調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縣環保局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