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介紹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介紹: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為經腸道傳播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體,呈球形,表面無囊膜,二十面體立體對稱,表面有突起結構,內部核酸為單股RNA,屬嵌杯狀病毒科的嗜肝RNA病毒屬。HEV有表面抗原HEVAg,可刺激機體產生抗體。HEV的實驗室檢測主要是檢測抗體,有IgA、IgM和IgG等,因IgA和IgM意義相似,故一般檢測IgM和IgG。檢測方法主要為ELISA法。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正常值:
陰性。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抗-HEV IgM出現較早,但維持時間較短。抗-HEV IgM陽性,表示HEV感染急性期。但許多病人并不出現抗-HEV IgM抗體,故未檢出抗體并不能排除HEV感染。
需要檢查人群:患有肝炎病者,肝功能檢查。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注意事項:
至于抗-HEV是否為保護性抗體,目前傾向于有一定的保護力,但還是不很清楚。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檢查過程:
以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陰、陽性血清制備對照品;以抗人-μ鏈抗體(單抗或多抗)包被固相載體;以酶標記戊型肝炎病毒重組抗原;配制酶所作用的化學發光底物液;配制濃縮洗滌液;分裝上述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的陰、陽性對照品、標記結合物、化學發光底物及濃縮洗滌液;及組裝為成品。有關試劑盒的性能指標(特異性、靈敏度、穩定性)穩定,可應用于戊型肝炎早期診斷。
相關疾病
小兒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抗體,肝炎
相關癥狀
流行性肌痛,肝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