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南京古生物所三疊系底界指示化石研究獲進展

    2015.7.30

      全球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GSSP,“金釘子”)確立在浙江長興煤山D剖面,以牙形類化石Hindeodus parvus在煤山D剖面的首現為標準。然而,隨著近些年來高精度同位素測年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高精度化學地層的廣泛應用,對如何理解業已建立的全球界線層型及其對比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長興煤山D剖面無機碳同位素曲線的最大負偏位于H. parvus的首現層位之下約20cm處,這一最大負偏被認為指示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的開始,在其它剖面也常常被作為二疊-三疊系界線的輔助標準。然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樹忠、袁東勛等通過對重慶北碚代家溝剖面高分辨率的牙形類生物地層學和高精度的無機碳同位素地層學的對比研究發現,二疊-三疊系界線附近的無機碳同位素最大負偏在西南地區多條二疊-三疊系剖面出現于H. parvus首現層位之上。這一結果表明三疊系底的標準化石H. parvus的首現與無機碳同位素的最大負偏在各個剖面上的相對位置并不一致,H. parvus的首現很可能是穿時的,而且在煤山金釘子剖面出現相對較晚。這項研究不但再次證明化石記錄不完整性的普遍性,而且對于如何理解和應用業已建立的界線層型剖面(GSSP,金釘子)提供重要的啟示。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論文相關信息:Yuan Dong-xun, Chen Jun, Zhang Yi-chun, Zheng Quan-feng, Shen Shu-zhong*, 2015. Changhsingian conodont succession and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Daijiagou section in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05: 234-251. DOI: 10.1016/j.jseaes.2015.04.002.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