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呂志平:架起信任之橋 夯實質量基礎

    2015.3.19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強化認證認可的橋梁作用。要以推動認證認可結果采信,促進質檢監管改革;通過推進認證認可國際互認,提高中國質量的國際信譽。認證認可能夠建立信任、傳遞信任,是連接政府、市場、社會的“橋梁”和“傳動軸”,架起信任之橋,夯實質量基礎,是做好新常態下檢驗檢疫工作的重要途徑。

       適應新常態 認證認可要有新發展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計量和標準化是世界公認的國家質量基礎,四者之間構成了科學嚴謹的技術鏈條。作為國家質量基礎之一的認證認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要與時俱進,創優服務,創新治理。創優服務,就是要牢牢把握認證認可作為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定位,創造優良認證認可服務質量,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服務。創新治理,就是要牢牢把握認證認可行業特點和規律,堅持放、管、治并舉,從大質量宏觀管理的高度創新認證認可監管。放要放得大膽,放得科學。一方面從大質量監管角度,大膽采信第三方認證認可結果,采購第三方認證認可服務,帶頭為認證認可服務“買賬”,引導社會、消費者愿意接受認證認可服務,拓展認證認可健康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從認證認可監管角度,要大膽簡政放權,下決心將市場主體完全可以自主調節的事權放下去,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宏觀管理上來。管要管得科學,管得有效。要加強檢驗檢疫監管和認證認可監管聯動,提高監管效率,提升監管效果;重點要用好風險評估、信用公示和分類管理等有效手段,加強和改進事中事后監管;要加大信用公示和自我聲明等公開化透明化工作力度,更好地落實從業機構和獲證組織的主體責任,更好地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治要治得有力,治出成效。一方面要清醒認識認證認可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嚴峻問題和矛盾,要加大整治力度不手軟,重點打擊買證賣證、虛假認證等有規不循、有法不依的認證違法行為,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維護認證認可形象。同時,要按照問題導向追根溯源,填補監管漏洞,扎緊制度籠子,筑牢法治防線。另一方面,要從嚴治檢,從嚴管干部,從嚴管作風,從嚴反腐敗。要時時教育監管工作人員要切實增強紀律和規矩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作風上的“正派人”,著力打造一支紀律嚴、業務強、素質優、作風硬的認證認可監管隊伍。

       適應新常態 認證認可要有新作為

       江西檢驗檢疫局通過認證認可這個平臺,服務地方經濟,應對發展戰略,拓寬了檢驗檢疫部門的服務功能,實現“系統有位、省里有名、市縣尊重”的強局目標。

       筑牢出口食品質量安全底線。“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新常態下,出口食品安全監管更為復雜、更加敏感。江西局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創新監管,以增強企業自身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為主線,積極借助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HACCP認證/ISO22000認證),扶持企業提質增效,筑牢出口食品質量安全底線。目前,出口食品占江西出口總量的比重越來越大,有些在全國名列前茅:柑橘年出口13.8萬噸,烤鰻年出口3億美元,供港生豬年突破40萬頭,江西轄區80%以上出口食品企業實施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保障了江西轄區多年出口食品安全零事故。十幾年前,江西還沒有鰻魚養殖和烤鰻加工出口,江西局以推行HACCP國際認證為抓手,堅守安全底線,實現了江西鰻魚產業從無到有。目前,全省8家烤鰻企業全部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全部通過美國FDA水產品HACCP認證,也全部獲得俄羅斯和歐盟等國外注冊,獲得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通行證。認證推進了江西烤鰻產業健康發展。

       打造贛鄱農產品出口名片。香港五豐行是中國香港生豬的主要供應商,每天清晨繁忙地派送著全港消費的生豬。這其中每4頭中就有1頭來自江西。江西有17家供港豬場都通過良好農業規范(GAP)國際通行認證,年供港突破40萬頭,不僅保障了中國香港市場的穩定,更保障的中國香港市民的餐桌安全。在德國法蘭克福每年的有機產品博覽會上,江西有機產品展廳前總是人頭攢動,歐洲市場60%以上的有機綠茶貼著有江西標簽。在江潤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左手拿著剛到的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證書,右手就簽下了與印尼外商500噸蜜橘銷售合同。2014年出口季,江西轄區出口南豐蜜橘、贛南臍橙等地方特色水果14.97萬噸,貨值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8.4%和75%,創歷史新高。

       助推創建“中國有機茶葉第一縣”。婺源縣地處中國綠茶贛、浙、皖金三角核心產區,生態優美、氣候適宜,茶業是其歷史傳統特色產業。盡管婺源有機茶香飄歐洲,但在國內茶行業的地位卻與其歷史和地理區位優勢不相稱。江西局借力出口帶動,幫助婺源縣成功入圍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婺源縣由此確立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縣”的發展目標,筑巢引鳳,有機茶業實現跨越發展。2013年,聚芳永公司二期投資2.7億元建設茶葉深加工生產線;2014年,婺源天純實業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海撥500米以上的有機茶項目;婺源松楓翠有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有機茶加工項目;引進浙江客商投資10億元建設“中國有機茶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有機茶專業市場。2014年,全縣茶園面積17.6萬畝,茶產業系列產值22.3億元,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全縣農民人均茶葉收入2380元。

       服務縣域經濟轉型惠及民生。萬載縣是全國聞名的“花炮之鄉”,花炮生產悠久,但花炮生產屬危險行業,也帶來一定的環境影響。該縣尋求轉型之路,1999年開始涉足有機農業,幾年下來取得一定成效。但產品叫好卻不叫賣,農民生產卻不增收,有機農業發展一度走入困境。江西局因花炮出口與之結緣,卻讓“有機農業”在這里生根發芽、升級發展。通過幫扶出口,讓萬載縣有機農業對接廣闊的國際市場,一舉走出困境,走上發展的快車道。2014年,該縣有機果蔬產品出口額近3000萬美元,一舉超過傳統花炮出口。在此基礎上指導有機認證產品示范創建,打造有機產業發展升級版,使得該縣成為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單位。三年多來,走出了一條“五化”的特色創建路:有機發展戰略化,確立“生態立縣、有機富民”的發展轉型戰略;有機產業區域化,全縣多區域整體推進有機產業,全縣有機生產面積26萬多畝,有機產業發展呈現種植養殖多種類,生產加工多層次;有機理念全民化,廣泛宣傳發動,有機生產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自覺行為;有機農業訂單化,訂單到田頭,到農戶,做到有機優價,讓農民獲利;有機消費時尚化,在萬載縣,品有機餐,游有機園,采摘有機果已成為一種生活休閑時尚。

       總之,江西局通過認證認可工作夯實質量基礎,過程是艱辛的,效果是公認的。當初推行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單位時,需要縣里設置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專項資金等方面保障,困難很大。如今,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立顯,縣里領導的態度大轉變,變成了認證認可的義務宣傳員,遂川、銅鼓、資溪等縣領導主動走訪檢驗檢疫部門,尋求支持和幫助。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