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創新建立我國充換電設施標準體系
國家電網公司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戰略、大氣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等政策,始終倡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的能源消費理念。2006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把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履行社會責任的重大戰略舉措,積極支持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穩步建設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在規劃建設、標準編制、技術攻關、交流合作及接電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截至2014年底,公司累計建成618座充換電站、2.4萬個充電樁,率先建成國內首個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快充網絡,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充換電服務網絡,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走在世界前列。
科學編制充換電網絡發展規劃。依據國家產業規劃,國家電網公司編制了公司“十二五”及2014~2020年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發展規劃,以霧霾治理任務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等地區為重點,規劃建設“四縱四橫”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快充網絡,覆蓋公司經營區域內全部示范城市。配合國家能源局,開展國家充換電設施發展規劃編制,促進電網規劃建設與充換電設施發展相銜接,滿足充換電設施用電需求,保障我國充換電設施健康有序發展。
創新建立中國充換電標準體系。在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國家電網公司創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的中國充換電設施標準體系,累計已編制發布了13項國標、18項行標和39項企標,并與美國標準、歐洲標準、日本標準并列成為當今世界4大標準體系,有力地提升了中國標準話語權;積極推動充換電標準國際化,參與正在制修訂的全部10項充換電國際標準,發起并承擔了iec《電動汽車換電設施安全要求》和《電動汽車換電設施通用要求》2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實現了電動汽車領域由我國提出國際標準的“零的突破”。
始終堅持中國標準占領中國市場。隨著國外眾多知名車企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如寶馬、日產和美國特斯拉等,國外車企意欲采用其自有標準侵占中國市場,其中美國特斯拉宣稱沿京滬高速建設其超級充電站,如果美國或其他國外標準占領中國市場,我國所有電動汽車企業將不得不重新設計充電標準,對國家民族產業將造成災難性后果。國家電網公司始終堅持中國充電標準,積極與國內外車企開展技術交流與對接測試,加快完善充電接口中國標準,推動國家部委將4項充電接口國標納入免征購置稅檢測標準目錄,促成日產公司采用中國標準,特斯拉承諾采用中國標準,有力抵御了國外標準進入中國市場。按照中國標準建設的充換電服務網絡,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標準權威,保護了我國民族產業發展,維護了國家最高利益。
率先建成國內首個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快充網絡。選取京津冀魯、長三角等霧霾治理任務重、電動汽車發展基礎好的地區,在京滬、京港澳、青銀等高速公路建設快充站133座、快充樁532個,基本形成了“兩縱一橫”高速公路快充網絡,覆蓋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市,續行里程達2900公里,平均每50公里一座快充站。實現了我國充電設施建設由點到面、由城市擴展到城際的發展,為電動汽車走出城市、跨城際出行提供了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充電服務。京滬高速快充網絡已于近期投入運營,京港澳、青銀高速將于2015年年初投運,對促進我國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充電設施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建設充換電示范工程。建成北京、青島、杭州、成都、新鄉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等一系列示范工程。北京建成充換電站72座、充電樁4260個,基本形成中心城區5公里綠色充電圈,服務電動汽車9599輛。投運北京市智能充換電網絡服務平臺、開發手機app客戶端,實現充電導航、預約充電等功能,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電動通勤車、出租車等會議用車的充電需求,建設了首都機場充電站、懷柔廟城出租車充電站和葛各莊出租車充電站,安裝充電樁224個,構建了apec充電服務網絡,服務國際政要和市民旅客綠色低碳出行。青島建成充換電站9座,服務電動公交車1000輛;成都建成充換電站23座,充電樁500余個,服務電動汽車1300余輛。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
-
標準
-
焦點事件
-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