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在石墨表面的自由塑型效應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首次報道了液態金屬可在石墨表面以任意形狀穩定呈現的自由塑型效應,并實現了逆重力方式的攀爬運動,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先進材料》。
科研人員首次發現通過引入石墨基底,可靈活自如地將處于電解液環境中的液態金屬塑造成各種銳利圖案如條形、三角形、方形、環形以及更多任意形狀。迄今,液態金屬雖可通過外加電場短暫改變形狀,然而一旦去除外場,液態金屬即會在其表面張力作用下迅速回縮成球形,無法維持先前的結構。此次發現的液態金屬自由鋪展與塑型效應,為柔性變形機器人的研制乃至4D打印等提供了新方向。
實驗表明,將一滴液態金屬置于浸沒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石墨表面上時,液態金屬會自動攤開形成扁平的煎餅狀,這與位于玻璃基底上以球形方式呈現的液態金屬非常不同。引發這類鋪展效應的原因主要來自液態金屬與石墨基底間的電化學相互作用。該項研究首次實現了在開放液體環境中的液態金屬自由塑形,突破了原有的液態金屬元件調控模式,在不定形柔性電子器件、可變形智能機器的設計乃至先進制造方面有重要價值。
進一步地,基于石墨表面的液態金屬自由塑形效應,研究人員探索了電場作用下液態金屬不同于傳統基底材料如塑料、玻璃等情形的豐富的物理化學圖景,初步揭示了其獨特的變形及匍匐運動行為的內在機制。這項新發現擴展了近年來興起的液態金屬柔性機器的理論與技術內涵。
推薦
-
項目成果
-
精英視角
-
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