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小鼠的米色脂肪細胞具有神經保護和抗炎作用
肥胖癥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肥胖癥的流行有可能加劇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癥發病率。中年時的內臟肥胖可預測隨后的癡呆率,而與其間幾十年體重是否減輕無關,提示成人肥胖后大腦功能可能發生障礙。很少有研究關注皮下肥胖和認知能力下降,但橫斷面數據表明,體脂的"梨形"分布不會增加輕度認知障礙或癡呆的發生率,而且可能具有保護作用。因此,由于內臟或皮下脂肪過多而導致的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脆弱性,與代謝并發癥的風險遵循相同的模式,但皮下脂肪過多與記憶力之間的聯系機制尚未確定。來自美國奧古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雄性小鼠的膳食肥胖和皮下脂肪組織(SAT)移植實驗,研究了米色脂肪細胞與認知功能之間的免疫調節相互作用。
研究發現,米色脂肪細胞是不可缺少的神經保護和抗炎作用的皮下脂肪。缺乏功能性米脂肪的小鼠在膳食肥胖時表現出加速認知功能障礙和小膠質細胞激活。皮下脂肪移植也通過米色脂肪依賴機制保護野生型小鼠免受慢性肥胖。米色脂肪細胞在移植后恢復海馬突觸可塑性,這些作用表達需要抗炎細胞因子白介素-4(IL4)。在觀察米色脂肪介導的腦膜t細胞中IL4的誘導后,研究人員研究了外周血淋巴細胞對供體脂肪的作用。沒有跡象表明供者來源的淋巴細胞在脂肪和大腦之間傳輸,但受體來源的淋巴細胞是移植對認知和小膠質細胞形態的影響所必需的。
圖 受體淋巴細胞是SAT移植對認知的影響所必需的
該項研究表明,米色脂肪細胞在皮下脂肪的神經保護和抗炎作用中不可或缺,并暗示米色脂肪刺激腦膜淋巴細胞產生IL4在SAT和CNS之間的通信中。也就是說,米色脂肪細胞可以對抗肥胖引起的認知障礙,而IL4可能在灰褐色脂肪與腦功能的關系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Guo, DH., Yamamoto, M., Hernandez, C.M. et al. Beige adipocytes mediate the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subcutaneous fat in obese mice. Nat Commun 12, 462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540-8
-
技術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