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DNA的半不連續復制的介紹
在DNA復制過程中,雙螺旋被解開,互補鏈被解旋酶分離,形成了所謂的DNA復制叉。在這個分叉之后,DNA引物酶和DNA聚合酶開始起作用,合成一個新的互補鏈。因為這些酶只能從5 '到3 '的方向工作,這兩個解開的DNA模板鏈以不同的方式復制。其中,前導鏈的模板鏈具有5 '至3 '的方向性,允許聚合酶沿著復制叉不間斷地組裝復制,所以前導鏈的復制是連續的。而滯后鏈的的復制是不連續的,因為它的模板鏈不具有5 '到3 '的方向性,這意味著聚合酶必須從復制叉向后工作,這導致后滯鏈的復制出現周期性中斷。引物酶和聚合酶向叉的相反方向移動,所以當DNA解旋酶將鏈解開后,酶必須反復停止和重新開始復制。一旦新的片段形成,DNA連接酶就把它們連接成一條連續的單鏈。整個復制過程被認為是“半不連續的”,因為其中一條新鏈是連續形成的,而另一條則不是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復制過程和方式是一樣的。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