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帕金森,僅需阻斷這種蛋白!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全球的醫療環境也隨之發生著微妙的改變。臨床醫生接診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治療越來越多的老年性疾病。而作為神經科最主要的兩大神經疾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癥一直困擾著全球的臨床醫生和基礎研究者。
為此,各國研究人員都在盡力研究這兩種疾病根本的發病機制,再從發病機制入手,尋求從根源治療該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近日,來自Georgetown大學Xiaoguang Liu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僅需阻斷一個名為USP13的蛋白便可抑制帕金森的關鍵發病機制,其最新的的研究結果發表于近日的《Human Molecular Genetics》雜志。
帕金森病的關鍵病理特征是出現α-突觸核蛋白的聚集,這種毒性蛋白在大腦運動控制區域中積聚,破壞腦中能夠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無法清除這些被稱為路易氏小體的蛋白簇,同時至今為止沒有科學家證明有可行的方法可以清除這些蛋白蔟。
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GUMC)的一個神經學家團隊通過對小鼠和人類大腦的研究發現,路易氏小體存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個名為USP13的小分子存在,這種小分子可以去除所有α-突觸核蛋白上的“標簽”,進而導致這些蛋白難以被人體或動物體清除。
他們的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抑制USP13分子的產生既可以消除路易氏小體,也可以阻止它們再次積聚。 USP13去除的“標簽”稱為泛素,其標記α-突觸核蛋白將被機體降解。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學Xiaoguang Liu 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證據證據,表明USP13可影響路易氏小體蛋白團塊的發育和清除,這表明靶向USP13可能是帕金森病和其他類似神經變性疾病的治療靶點”。
這項研究開始于人體尸體解剖,其中包括11名帕金森病患者和9名沒有帕金森病的對照組。研究人員經過仔細的尸檢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中腦的USP13水平顯著增加。
GUMC轉化神經治療計劃主任Charbel Moussa 教授表示“USP13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中過度表達的情況在此工作之前從未被發現過。它的存在表明這種分子可能會降低parkin用泛素標記蛋白質的能力,或者可能將泛素從某些分子(如α-突觸核蛋白)中剝離出來,導致有毒團塊在大腦中積聚”。
對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敲除USP13基因會增加α-突觸核蛋白的泛素化和蛋白的清除率。研究人員還發現,USP13敲除可以保護小鼠免受α-突觸核蛋白誘導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且小鼠的運動表現有所改善。當USP13被抑制時,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尼羅替尼治療的效果會更好。
Moussa 教授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抑制USP13是激活parkin和抵消α-突觸核蛋白去泛素化,增加毒性蛋白質清除很有效的方法,他們下一步是開發一種USP13的小分子抑制劑,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蛋白質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