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細胞培養的基本過程
取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器官、組織。將材料剪碎,并用胰蛋白酶(或用膠原蛋白酶)處理(消化),形成分散的單個細胞,將處理后的細胞移入培養基中配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互相接觸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出現接觸抑制。
此時需要將出現接觸抑制的細胞重新使用胰蛋白酶處理。再配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另外,原代培養就是從機體取出后立即進行的細胞、組織培養。
當細胞從動植物中生長遷移出來,形成生長暈并增大以后,科學家接著進行傳代培養,即將原代培養細胞分成若干份,接種到若干份培養基中,使其繼續生長、增殖。通過一定的選擇或純化方法,從原代培養物或細胞系中獲得的具有特殊性質。
培養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境:對培養液和所有培養用具進行無菌處理,通常還要在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抗生素,以防被污染。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液,以便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累積對細胞自身產生危害。
2、營養物質:無機物(無機鹽、微量元素等),有機物(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
3、血清和血漿 。(提供細胞生長必須的營養成份)
4、溫度和pH。(36.5±0.5℃,7.2~7.4)
5、氣體環境。(95%的空氣+5%CO?的混合氣體)
推薦
-
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