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須草茶的藥理作用
貓須草中的橙黃酮、高山黃苓素四甲醚在體外試驗中對艾氏腹水癌細胞生長有劑量依賴性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30μg/ml、5μg/ml[1]。高山黃苓素四甲醚在體外對鼻咽癌(KB)也有細胞毒作用,ED50為27μg/ml,但體內試驗沒有抗癌活性
1、研究貓須草茶對adenine所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大鼠的作用及腎臟組織形態學的影響時發現,腎茶水提取液可有效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并可改善貧血癥狀,增加內生肌酐消除率及尿肌酐排泄,腎小管組織細胞病變減輕,腎小球結構破壞減少,完整腎單位數目增加。
2、用貓須草茶處理原代培養的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24小時,腎茶在50μg/ml→250μg/ml,濃度范圍內能夠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及lps誘導的系膜細胞致炎因子lps的產生。
3、采用小鼠耳腫脹法,連續給藥7天,發現云鄉貓須草大劑量(7.29/kg)、中劑量(3.69/kg)組可使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腫脹抑制率有所下降,腫脹抑制率分別為24.89%、20.77%,表示腎茶(洗腎茶)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4、貓須草茶提取物進行體外抗菌作用觀察得出貓須草對變形桿菌9的抗菌作用最強,最低抑菌溶度(mic)小于0.016μ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草綠色鏈球菌556、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宋內氏志賀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5、貓須草茶能減少血小板增多,降低血壓及減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生成,對生物膜過氧化損傷有保護作用。
6、貓須草茶明顯增加腎小球濾過和腎循環血量,促進毒性代謝產物的排除,顯著降低體內血尿酸。
總之,貓須草茶具有較強抗菌、消炎作用,可使腎小管破壞減輕,腎小球細胞結構病變減少,完整腎小球數目增加,對腎組織的損傷有保護和改善作用,能增加腎小球濾過和腎循環血量,促進毒性代謝產物的排除,降低體內血尿酸。 據云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福建省中醫藥研究所臨床試驗,貓須草對尿路感染、急慢性腎炎、腎結石、尿路結石療效明顯,其中對尿路感染總有效率達95%。現代科學研究:貓須草具有較強作用,可使減輕,腎小病變減少,數目增加,損傷有保護和改善作用,能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循環血量,促進毒性代謝產物的排除,降低體內血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