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領銜!深圳先進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去籌成立
碳中和技術研究所去籌揭牌儀式 深圳先進院供圖
11月15日,在第二十四屆高交會開幕首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簡稱“碳中和所”)揭牌儀式在會展中心舉行,標志著深圳先進院碳中和所正式去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碳材料與能源材料科學家成會明擔任碳中和所所長。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2020年9月,中國首次向全球宣布,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有數據顯示,我國當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約為100億噸左右,約為全球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其中,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占我國二氧化碳總排放的85%以上。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我國在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上任重道遠。
在該背景下,2021年6月,深圳先進院決定成立碳中和技術研究所,由成會明院士牽頭,結合深圳先進院碳中和領域相關科研基礎,從可再生能源、能源存儲、智慧能源、二氧化碳捕獲與轉化、碳中和經濟與城市發展等五大領域整體布局,面向“雙碳”戰略目標,突破碳中和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以滿足我國、廣東省和深圳市碳中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
“我們將開展碳中和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關鍵共性技術和產業化核心技術攻關,比如,實現太陽能電池技術突破,研發出高效率、長壽命、低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發出高性能、高安全、低成本的新型儲能電池;突破CO2高值化利用技術瓶頸,發展CO2化學轉化與生物合成的新技術與集成裝備,構建微電網與智慧能源系統等。”成會明表示。
“碳中和所的研究團隊將與深圳先進院已有的研究團隊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學科交叉特色,共同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如與合成所研究CO2生物轉化的于濤團隊和研究合成生物與電化學交叉融合的夏霖團隊合作、與研究無人駕駛的集成所李慧云團隊共同開展智慧能源和車網互動技術方面的研究、與研究碳匯的集成所陳勁松團隊就碳匯與碳排放的檢測開展合作等等。”
成會明介紹,碳中和所將采用深圳先進院提出的科研產業一體化推進的“蝴蝶模式”,建立碳中和技術創新全鏈條,培育和帶動與碳中和相關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未來可持續發展產業鏈,并助力深圳市優勢產業鏈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為政府和企業在零碳低碳能源供給、低碳與零碳產業鏈、碳吸收與生態再生等方面提供發展戰略與政策咨詢;同時,培育和輸出一批碳中和技術領域的優秀人才。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