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2021.5.15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源及污染現狀,并提出了若干綜合治理措施,為更全面地了解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污染的情況,開展土壤有機氯農藥的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壤;有機氯;農藥;污染;治理措施

      前言:

      有機氯農藥(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環戊二烯為原料經人工合成的用于防止植物病、蟲害的含氯農藥,曾因其高效、殺蟲譜廣、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但由于其難降解并具有脂溶性,易在環境中長期存在并可在不同介質中遷移轉化。經研究證實,有機氯農藥對人體具有“三致”作用,包括破壞神經系統、增加癌癥發病率及引起出生缺陷等。雖然我國自1983年開始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有機氯農藥,但至今仍能在環境中檢出。

      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與治理措施進行綜述分析,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1 主要來源

      土壤中的有機氯農藥主要來源有以下幾種:一是為了防治病蟲害直接施用于土壤;二是噴灑作物時落入土壤;三是經動植物殘體進入土壤或經各類廢水廢渣進入土壤。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是造成污染及生物危害的根源,土壤中殘留的有機氯農藥還可經揮發、擴散等轉移至水體及大氣,并通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危害人體健康。

      2 污染現狀

      我國曾廣泛使用有機氯農藥以控制疾病傳播,提高農作物產量。但其降解速度相對較慢,在土壤中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雖被禁用多年,但部分地區仍有檢出。據相關調查數據表明,2002年太湖流域的耕地土壤當中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機氯化合物農藥實際檢出率高達100 %;2004年,環渤海的西部區域土壤當中也均檢測出有機氯農藥。多數地區檢出率在80%以下,部分地區約為20%-50%,其中滴滴涕、六六六為主要的污染物。2008-2009年,珠江三角地區土壤有機氯農藥實際檢出率為97.85%,最高殘留量值為649.33 μg/kg,平均值20.67 μg/kg。2011年,青木關地下河流域土壤的有機氯農藥含量范圍是13.74-290.67 ng/g,其上中下游均有檢出。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2005-2013)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的點位超標率分別為0.5 %和1.9 %,有機氯農藥是土壤有機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2013年,環鄱陽湖的水稻田土壤檢出了氯丹、六氯苯、七氯、滴滴涕、六六六等。2015年,內蒙古農牧業區的農業區土壤的總有機氯農藥殘留量范圍為0.64-102 ng?g-1,平均值為26.3 ng?g-1,而牧業區土壤的總有機氯農藥殘留量范圍為0.18-23.8 ng?g-1,平均值為5.81 ng?g-1,有機氯農藥污染處于較低水平。

      綜上所述,我國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非常普遍,并以六六六和滴滴涕為主,且多為歷史殘留。不同類型的土壤有機氯殘留差異大,個別地區有超標現象。

      3 治理措施

      3.1 強化污染土壤的管理及監測能力

      各級地方政府與相關單位,應注重建設綜合監管機制,明確各項監管職責及任務;開展相關的農藥知識專業培訓,全面提升監管者整體素質及能力;注重建設土壤農藥分析及測試平臺,構建并完善各項標準測試方法及提升實驗室整體分析測試的能力,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化土壤農藥污染環境監測網絡,逐步強化污染土壤的管理及監測能力。

      3.2 注重調查污染現狀

      全面開展土壤中有機氯農藥污染調查工作,根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擴大監督范圍、強化監測的力度,增加監測的頻次,摸清國內土壤當中有機氯的農藥實際污染面積、來源、強度與分布等狀況;編制好農業土壤當中關于有機氯的農藥實際使用清單、殘留與排放清單等,構建起污染信息數據庫及信息綜合監管系統,掌握農業的土壤實際污染變化情況,為改善綜合治理的措施提供依據。

      3.3 嚴控及消除土壤污染源

      重視有機氯農藥的淘汰專項工作,停止使用以滴滴涕為中間體的三氯殺螨醇,逐步研發并推廣高效安全替代物;強化農業的生態化管理,禁止生產銷售或者使用含有有機氯的農藥產品,避免新的有機氯等污染物逐漸進入到現有土壤環境當中,對農業的土壤污染問題予以嚴格管控。

      3.4 強化土壤自凈力

      有機氯農藥在耕地土壤中會通過光化學式分解、水解及微生物的分解等各種作用實現降解。故可借助各項農業措施,改善土壤pH、結構、微生物的種類數量、有機質的含量、黏粒含量等,不斷增加土壤對于農藥降解的綜合能力。利用翻土處理,促使滴滴涕、六六六等相關有機氯的農藥充分暴露于陽光之下,對其光化學的降解可起到極佳的促進作用。

      3.5 實行綜合治理

      針對污染程度較輕的一些農業土壤,可通過采取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及修復污染各項綜合治理措施予以有效處理,保證土壤環境的安全,避免污染進入農產品;針對污染程度較重的一些農業土壤,可通過農產品的禁產區域劃定相關手段,配合相應生物修復、化學及物理各項技術,如土壤林洗、化學氧化還原、微生物修復等,實現對土壤當中有機氯的農藥實施綜合治理及控制。

      3.6 逐步完善質控標準體系

      針對于目前國內農藥生產及使用期間各項問題現象,需先構建起現行農藥監管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加緊定制并出臺關于農藥污染的防治及農藥環境的安全監管各項條例,要在法律法規基礎之上,逐步強化檢測及執法各項工作,便于徹底消除掉農藥的危害;善于吸取國內外相關成功經驗,構建起適合本國國情的質控標準體系,并結合實際情況予以逐步完善、優化,以能夠切實地加強土壤有機氯農藥的綜合治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土壤,尤其是農業土壤,普遍存在有機氯農藥污染,亟待進一步的監控及治理。在分析污染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監控、調查現狀、嚴控污染、強化土壤自凈力、實行綜合治理及完善標準體系等建議。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