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免疫學技術> 抗體抗原實驗>選擇素家族

    選擇素家族

    關鍵詞: 選擇素家族來源: 互聯網

    佚名 ?

    ?

    選擇素(selectin)家族最初被稱為外源凝集素細胞附分子家族(selectincellabhesion moleculefamily,LEC-CAM家族)。selectin是由select和lectin兩詞衍生而來,目前國內尚無統一譯法,選擇素一詞似為妥當。

    (一)選擇素分子的基本結構

    選擇素分子為穿膜的糖蛋白、可分為胞膜外區、穿膜區和胞漿區。選擇素家族各成員胞膜外部分有較高的同源性,結構類似,均由三個功能區構成:①外側氨基端(約120個氨基酸殘基)均為鈣離子依賴的外源凝集素功能區(calcium depenednt Icetindomain),可以結合碳水化合物基團,是選擇素分子的配體結合部位;②緊鄰外源凝集素功能區的表皮生長因子樣功能區(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domain, EGF樣區),約含35個氨基殘,EGF樣功能區雖不直接參加與配體的結合,但對維持選擇素分子的適當構型是必需的;③靠近膜部分是數個由約60個氨基本酸殘基構成的補體結合蛋白(complement binding protein)重復序列。各種選擇素分子的穿膜區和胞漿沒有同源性。選擇素分子的胞漿區與細胞內骨架相聯。

    (二)選擇素家族的組成

    目前已發現選擇素家族中有三個成員:L-選擇素、P-選擇素和E-選擇素,L、P和E分別代表白細胞、血小板和內皮細胞。這三種細胞是最初發現相應選擇素分子的細胞,故得名。選擇素家族成員的細胞分布和相應配體見表6-5。

    選擇素家族組成 分子量(kD) 分布 配體 功能
    L-選擇素(CD62L)(LAM-1,LECAM-1) 9p75~80 白細胞 CD15s(S-Lewis)在外周淋巴結HEV上PNAd 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向炎癥部位游走,淋巴細胞歸巢到外周淋巴淋巴結
    P-選擇素(62P)

    ?

    (GMP-140,PAGEM)

    9p140 貯存于巨核細胞、血小板α顆粒和血管內皮細胞,WeibelPalade小體,凝血酶和組胺誘導后表達于細胞表面 CD15a(S-Lewisx)CD15 白細胞與內皮細胞和血小板粘附
    E-選擇素(CD62E)(ELAM-1) 9p115 細胞因子活化血管內皮細胞 中性粒細胞CD15s(S-Lewis)、淋巴細胞上CLA 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向炎癥部位游走

    注:LAM:白細胞粘附分子;ELAM:內皮細胞白細胞粘附分子;LECAM:白細胞內皮細胞粘附分子:PNAd:外周淋巴結定居素;GMP:顆粒蛋白:Slewis;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PADGEM:血小板活化依賴的顆粒外膜蛋白CLA:皮膚淋巴細胞相關抗原

    (三)選擇素分子識別的配體

    與其它粘附分子不同,選擇素分子識別的配體都是一些寡糖基團,主要是具有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ialyl-Lewis)或類似結構的分子。與蛋白質分子抗原不同,直接決定細胞表面某種寡糖表達的因素,主要是與某些特的糖基轉移酶或碳水化合物修飾酶的作用有關。這些酶的作用可能與細胞的生長與代謝狀態有密切關聯。一種寡糖基團可以存在于多種糖蛋白或糖脂分子上,并分布于多種細胞表面,因此選擇素分子的配體在體內的分布較為廣泛。已發現然白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某些腫瘤細胞表面及血清中某些糖蛋白分子上都存在有選擇素分子識別的碳水化合物基因。

    ?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