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免疫學技術> 抗體抗原實驗>抗體效價測定方法之試管凝集實驗

    抗體效價測定方法之試管凝集實驗

    關鍵詞: 抗體 效價 測定 方法來源: 互聯網

    相關專題 生物幫之抗體制備

    【原理】

    大分子顆粒性抗原 (如細菌、紅細胞等)與其相應的抗體相結合,在適量的電解質存在及一定的溫度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可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團塊,是為凝集反應。

    試管凝集實驗的應用,一般均以標準抗原 (已知抗原)測定免疫血清或患者血清中抗體的效價。

    【材料】

    1:10抗羊紅細胞免疫 血清(配制前需經56℃30分鐘滅活)

    1%綿羊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液

    生理鹽水

    試管及1ml刻度吸管

    試管架及吸液橡皮乳頭、紅蠟筆

    恒溫箱

    【方法】

    1.取試管8支,排列于試管架上并做好標記。

    2.每管各加入生理鹽水0.5ml。

    3.吸取1:10抗綿羊紅細胞免疫 血清0.5ml加入第1管中并充分混勻。

    4.自第1管中吸出0.5ml加入第2管中,經充分混勻后吸出0.5ml加入第3管中,如此依次稀釋至第7管,混勻后吸出0.5ml棄去。此時1~7管所含免疫 血清的稀釋度為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第7管不加免疫血清做為對照。

    5.1~8管每管各加1%綿羊紅細胞懸液各0.5ml。(注意:加入前必須將紅細胞懸液充分混勻)。

    6.此時第1~7管的血清最終稀釋度為1:40、1:80、1:160、1:320、1:640、1:1280、1:2560。

    7.搖勻后,靜置于37℃下,1小時后觀察結果并寫出實驗記錄。

    【結果】

    1.觀察前切勿搖動試管,以免凝集分散。

    2.首先應觀察對照管,該管因無相對應的免疫血清故不應有凝集現象,血球應全部沉于試管底部呈規則園盤狀。如出現凝集現象則說明實驗操作有誤或血球本身有自凝現象,試驗結果不能成立。

    3.再觀察1~6試驗管,并以++++、+++、++、+,分別表示凝集強度,不凝集者記以“―”。

    ++++:完全凝集,呈厚膜狀鋪于管底,邊緣呈鋸齒狀。

    +++:血球呈薄層貼于管底,邊緣不齊。

    ++:中央呈較小園盤狀沉淀,邊緣凝集呈顆粒狀。

    +:血球呈較大的園盤狀沉淀,邊緣有少量凝集顆粒。

    ―:無凝集,血球沉于管底園盤狀。

    4.以血清最高稀釋度仍能出現“++”凝集現象者,作為該免疫血清的效價(滴度)。例如,在本次實驗中第5管(1:640)呈“++”凝集,第6管(1:1280)呈“+”凝集或“―”,對照管為“―”,則該血清的效價為1:640。

    注:

    1.免疫血清在實驗前須經56℃30分鐘滅活,是指對免疫血清中所含補體活性的滅活,如不滅活處理則直接影響凝集結果,例如在本次實驗中高濃度的免疫血清可使血球出現溶解現象。

    2.本次實驗對凝集反應判讀結果的方法,僅屬對紅細胞凝集的判讀,而對其它顆粒性抗原(如細菌菌體抗原)在凝集反應中判讀結果的方法則在微生物學實習指導中另有說明。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