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免疫檢測中的應用
?
目前已有許多新生物學技術應用于免疫學研究,促進了免疫學的發展,豐富了免疫學檢測的內容,使免疫學研究與相關疾病的診斷建立在基因水平,提高了檢測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
?
?
一、分子雜交技術? 分子雜交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雙鏈DNA經高溫解鏈成兩條互補的單鏈,降溫后又可恢復原來的雙鏈。兩條不同的單鏈分子可根據堿基配對的原則,只要它們的堿基序列同源或部分同源,即可全部或部分復性,此稱核酸雜交。用來探測DNA的已知互補片段稱為DNA探針,通常是應用已預先經放射性標記或非放射性標記的DNA單鏈來識別另一核酸分子中與其同源的部分,其特異性和敏感性極高。實驗方法有印跡雜交(southern blot)、斑點雜交和原位雜交。目前分子雜交技術已應用于免疫球蛋白分子、T細胞受體、補體、細胞因子以及MHC分子的基因結構、功能及表達等方面的研究。?
二、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是近年來生物技術中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建立使得動物可不必通過有性雜交即能獲得新的基因。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顯微注射或逆轉錄病毒,將外源性基因導入哺乳動物的受精卵或其早期胚胎,并經分子雜交分析胚胎或其后代組織中是否有外源性基因存在及其在體內的表達情況。目前通過轉基因技術建立的轉基因鼠,已應用于研究多種免疫分子的基因表達、自身反應性T細胞的負選擇作用及自身耐受機制、MHC的表達與糖尿病的關系等。此外也可將分離的目的基因與載體(質粒或噬菌體)通過粘性末端結合后,轉移至原核或真核細胞,使其整合到宿主細胞DNA上,藉以生產重組細胞因子等,為進一步研究免疫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及臨床疾病的診斷提供理想的制劑。?
?
?
三、多聚酶鏈反應?
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稱體外核酸擴增技術,即對特定DNA片段進行非細胞依賴性擴增,其基本過程是將已提取的待測DNA在一對寡核苷酸引物、三磷酸核苷及耐熱DNA多聚酶存在的情況下,分別于90℃、55℃和72℃下經變性、退火和核苷酸鏈的延伸,如此循環數十次||以擴增DNA。擴增物經溴乙錠染色后作凝膠電泳,再于紫外燈下觀察特定堿基對數的DNA片段,以出現橙紅色的電泳帶為陽性。若需進一步鑒定,可將凝膠分離的DNA回收再用特異性探針進行雜交分析。?
PCR在免疫學中通常應用于癌基因、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HLA的定型與基因分析、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受體多樣性研究以及細胞因子、粘附分子的檢測。PCR的方法有30余種,如多重PCR、巢式PCR、二次PCR、共享引物PCR、逆轉錄PCR、錨定PCR等等。現臨床研究最常用的是逆轉錄PCR,現簡介如下:首先提取細胞總RNA,然后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mRNA為模板合成cDNA,隨后加入特異性引物進行擴增,再經瓊脂糖電泳檢測特異性的DNA,從而反映出某種基因的轉錄狀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