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的天然免疫機制
目的要求: 觀察機體的非特異免疫現象;加深理解機體的天然免疫機制。 基本原理: 機體的天然免疫機制是通過機體在種族進行過程中由于不斷與病原微 生物 進行斗爭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天然獲得的免疫性首先表現在種的免疫上,如不同種動物對某些感染具有先天的抵抗力。 機體的天然免疫機構對消滅侵入的微 生物 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皮膚與黏膜是抵抗外來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皮膚具有機械的阻擋作用,黏膜可分泌許多液體,如淚液、唾液、胃液、腸液等,其中喊含有溶菌酶,可溶解和殺死細菌。正好血清中也含有許多殺菌的因素,如補體。乙型溶菌素及備解素系統等,可殺死革蘭氏陰性或陽性細菌。血液中的白血球及巨噬細胞對外來異物有吞噬及消化的作用,這種作用也是天然防御中的重要機制之一。 一.正常血清的殺菌作用 材料: 1.血清:新鮮無菌免疫血清 2.菌種:傷寒培養液 3.無菌小 試管 無菌吸管:瓊脂平板37℃水浴箱無菌生理鹽水方法 方法: 1.取無菌小 試管 2支,分別注明1、2號。 2.用吸管取新鮮無菌兔血清0.5毫升,加入第1管內。 3.用另一支吸管吸取無菌生理鹽水0.5毫升,加入第二管內。 4.再用吸管吸取傷寒桿菌培養液,分別加入1及2管中各0.1毫升。加菌液時,防止菌液接觸管壁以免污染管壁,造成結果的錯誤。然后振蕩兩支試管使之均勻混合,置37℃ 水浴 箱中。 1.取普通瓊脂平板一塊,用蠟筆在底上劃分為四等分,分別標記為10',30',60',對照(如圖)。待血清與菌液作用10分鐘后,取出1號試管加以加以振蕩,使細菌均勻懸于液體中,然后采一接種菌液劃線接種于培養基10'部分,再將試管放回 水浴 箱中繼續培養。于30分及60分后,再取出1號試管各采一接種環菌液分別劃線接種于培養基相應部分。2號試管只于作用60分鐘取出,采一接種環菌劃線接種于培養基的對照部分。 2.將平板放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觀察各試驗部分及對照部分生長的細菌菌落數目。分析經血清與生理鹽水作用后細菌死亡情況及其與時間的關系。 二.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唾液溶菌酶試驗 唾液里含有溶菌酶,能溶解革蘭氏陽性菌,是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因素之一。溶菌酶對于革蘭氏陽性菌的作用在于裂解細胞壁中的乙酰胞壁酸和乙酰葡糖胺之間的連接,可導致細菌死亡。測定體液中溶菌酶含量的變化,認為可以反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一個方面。 材料: 1.細菌培養物 2.0.85%無菌生理鹽水 3.小試管2支;平皿1個;1ml移液管3支 方法: 1.試驗前一天,將細菌移種普通斜面37℃培養24小時,用生理鹽水洗下菌苔稀釋至適當濃度(722型 分光光度計 上波長450納米光密度0.4)。 2.唾液流入無菌平皿內,以備用。 3.取2支小試管,加菌液0.5ml,向第一管加唾液0.3ml,向第二管加唾液0.3ml作為對照。將兩支小試管放37℃水浴箱保溫30分鐘。 觀察結果: 第1管澄清透明,第2管仍渾濁 一.吞噬作用 (一)白血球的噬菌作用 材料: 1.動物——小白鼠 2. 菌種 ——甲型鏈球菌菌液 3.無菌注射器及針頭,玻璃毛細管,美蘭染液,玻片,無菌肉湯,滅菌小棉花包。 方法: 1.試驗前3—6小時。將無菌肉湯2—3毫升注射入小白鼠腹腔內引起大量白血球聚集于小白鼠腹腔內。 2.將1ml甲型鏈球菌菌液注入小白鼠腹腔。 3.注射后用毛細吸管輕輕刺入小白鼠腹腔吸取腹腔液。經5ˊ、10ˊ、20ˊ、40ˊ后,分別取腹腔液滴于玻片上制成涂片,經自然干燥后,用稀釋的美藍液染色一分鐘后鏡檢。 4.鏡檢時尋找白血球,觀察細胞染液中有無吞噬的細菌。 結果觀察: 細菌及細胞核呈深蘭色,細胞漿呈淡蘭色,在不同時間的涂片中,可看到處于不同階段的吞噬現象。 (二)巨噬細胞吞噬紅血球的作用 材料: 1.動物小白鼠 2.25%雞紅血球懸液,1%可溶性淀粉,無菌注射器及針頭。 方法: 1.48~72小時以前無菌漿糊1ml注入小白鼠腹腔內。 2.48~72小時之后在腹腔注入25%洗滌過的雞紅血球懸液1ml。 3.血球注入后經30分鐘至1小時后,用毛細管取腹腔液制成涂片,待干后用瑞氏染液染色鏡檢。 4.同法于1小時、2小時后再作一次腹腔液涂片染色鏡檢。 結果觀察: 雞紅細胞呈橢圓,有細胞核,經染色后胞漿呈粉紅色,核呈紫藍色。一個巨噬細胞可吞噬數個雞紅細胞,吞噬后經消化的雞紅細胞輪廓不清。 附:小白鼠腹腔注射法 1.用消毒好的注射器,按無菌操作法抽菌懸液后,再用無菌鑷子夾一滅菌棉花包,將針頭刺入棉花包內,排出注射器內的氣泡,然后將注射器平擔于 試管 架上。 2.固定小白鼠:用右手輕拖鼠尾,使其趴在金屬網蓋上,再突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緊小白鼠頸部及兩耳,將鼠體收入手掌中,再用左手無名指和手掌夾住小白鼠尾根,以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其左腿。 以無菌鑷子取碘酒棉球,消毒小白鼠左下腹部,用鑷子取去注射器針頭上的棉花包放入消毒罐中。左手傾斜使小鼠頭部向下,然后將注射器針頭自小白鼠左側腹股溝部刺入皮下,使針頭在皮下組織內前進約1厘米左右,再直立注射器,輕輕向下刺入腹腔內(這樣可防止拔針后注入的材料外溢)。注入菌液1毫升后將針頭退出。然后將小白鼠用染料作好標記。如用復紅(紅色),美藍(蘭色)放入動物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