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神經放電實驗原理和步驟
【目的和原理】 ? 節律性呼吸(rhythmic respiration)運動是呼吸中樞節律性活動的反映。呼吸中樞的節律性活動通過支配呼吸肌的膈神經(phrenic nerve)和肋間神經(傳出神經)引起膈肌和肋間肌(效應器)的節律性舒縮活動,從而引起節律性呼吸運動。本實驗的目的是用電生理方法觀察和記錄家兔在體膈神經傳出沖動發放,借以加深對呼吸節律(respiratory rhythm)來源的認識。 【實驗材料】 ? 兔;信號處理系統、示波器、前置放大器、監聽器、哺乳類動物手術器材一套、引導電極及固定架、注射器(?30ml、20ml、lml)、裝有CO 2 的氣囊、玻璃分針;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鹽水和醫用液體石蠟加溫至38~40℃、尼可剎米注射液。 【實驗步驟】 ????1.儀器調試 ???(1)前置放大器??增益:×1O00,高頻濾波:10KHz,時間常數:0.01~0.001s。 (2)示波器??靈敏度:調節整機靈敏度為500~200μv/cm,輸入選擇:AC雙端輸入,掃描速度:0.5~0.2S/cm。如使用信號處理系統,打開主機電源和四路放大器電源,點擊顯示屏快捷方式進實驗主界面,選定實驗的各項參數,進入信號記憶狀態。 ????2.儀器連接:同“減壓神經放電”,如有呼吸換能裝置,可將換能器輸出由Y下線DC輸入。 ????3.麻醉和固定 用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從兔耳緣靜脈注射,待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臺上。 ????4.手術 ????(1)剪去頸部兔毛,自胸骨上端向頭部作一正中切口,約10cm。分離皮下組織肌肉,找到氣管,并作氣管插管術。 ????(2)分離并拉開頸部軟組織,可在脊柱腹外側看到頸椎發出的第3、4、5頸神經,自頸椎斜向外側。于甲狀軟骨下1~2cm處是第3頸神經。在頸椎旁的肌肉上便可見一細的垂直下行的膈神經。膈神經由第4、5頸神經的腹支匯合成,在頸部下1/5處與臂叢(由頸5~8神經的腹支、胸1神經腹支匯合而成)交叉,在斜方肌的腹緣進入胸腔。用玻璃分針在臂叢上方分離膈神經2cm左右,穿線置外周端備用。 ????(3)分離兩側迷走神經并穿線備用。 ????(4)頸部一側皮膚接地。借助于U型架作好皮兜,并注入38℃液體石蠟保溫,防止神經干燥。用玻璃分針將膈神經放至引導電極上。注意神經不可牽拉過緊,引導電極應懸空,不要觸及周圍組織。